八戒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3:13
本文关键词:八戒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研究常被作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国家、社会和民众关系的重要视角,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形成诸多理论范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大范围的民间传统和信仰的恢复,被学界称为“传统的复兴”和“传统的再造”现象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讨论的汉族村落庙宇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展开的。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位于保山市西庄村的八戒寺。研究内容包括:八戒寺的历程、信仰和仪式、管理、社区意义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社区生态环境、汉族移民、族群关系、村际关系等社区史方面的讨论;地域内信仰习俗及特点、神话传说、历史记忆等文化方面的分析。这三部分内容是糅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互为支持,八戒寺即是作为地方文化的表征。 笔者在立足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视角,对民间信仰的村庙展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关注“过去如何造成现在”和“现在如何想象过去”两个问题意识。文章借助历史记忆、社区史、族群认同、文化再造、民族文化资本化、社会资本、二元结构等理论,采用参与观察、口述史、历史文献、整体观等人类学方法,同时提出了“西游文化”概念和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较全面的阐释了八戒寺信仰和文化,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对话。 通过研究,笔者收获了三点认识:八戒寺是地域复合文化的再现,呈现了地域深厚历史和多元文化;民间信仰、社区历程、族群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多层互动是八戒寺作为村落神庙的历史渊源;民间信仰也经历了“传统再创造”的过程,信众、村落权威、地方文化精英、政府共同完成了这项创造过程,过程中包含着“共谋”和“不妥协”。个人、村落和民间信仰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因而表现出多样。
【关键词】:八戒寺 历史人类学 西庄 民间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导论9-18
- 一、研究缘起9-10
- 二、相关研究回顾10-15
- (一) 村落神庙及庙会的人类学研究10-13
- (二) 猪八戒研究13-15
- 三、研究主题、方法与论文框架15-18
- (一) 研究主题15
- (二) 研究方法15-16
- (三) 论文框架16-18
- 第一章 西庄村地理历史和日常生活18-26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18-20
- 一、地理位置18-19
- 二、生态环境与气候19-20
- 第二节 社区历史与沿革20-22
- 第三节 生计方式22-26
- 一、农业生产22-23
- 二、经济作物种植23
- 三、社区内饵丝厂务工23-24
- 四、外出建筑工劳务24-25
- 本章小结25-26
- 第二章 村落神庙:八戒寺26-61
- 第一节 寺庙格局与神系26-30
- 一、八戒寺位置26-27
- 二、寺庙格局27-28
- 三、神系28-30
- 第二节 历史与变迁30-37
- 一、寺庙历史30-34
- 二、寺庙变迁34-37
- 第三节 八戒寺的信仰民俗37-44
- 一、本主信仰与猪八戒37-40
- 二、送子娘娘和送子爷爷40
- 三、财神与观音菩萨及其他诸神40-43
- 四、寺庙会期43-44
- 第四节 寺庙管理44-47
- 一、管理者44
- 二、收入与支出44-47
- 第五节 八戒寺与村际关系47-59
- 一、“西庄浪坝—坛神”47-51
- 二、“烂坝”与浪坝51-52
- 三、村际“战争”52-55
- 四、社会资本与寺庙命运55-59
- 本章小结59-61
- 第三章 寺庙历程与民族文化资本化(1949-2015)61-93
- 第一节 村落神庙的破坏与恢复61-70
- 一、“共革盟”之乱61-63
- 二、“大跃进”削佛63-65
- 三、“文化大革命”消灭“信仰”65-67
- 四、改革开放后寺庙恢复67-70
- 第二节 寺庙发展与文化资本化70-88
- 一、老协会“夺权”与管理70-78
- 二、政府“发掘”与重视78-82
- 三、猪八戒及“八戒寺”的书写82-88
- 第三节 今日的八戒寺88-91
- 一、旅游开发的不顺88-89
- 二、网络媒体上走红89-90
- 三、寺庙发展的村落自身力量90-91
- 本章小结91-93
- 第四章 神庙传说与祖先记忆、族群关系93-137
- 第一节 八戒寺的传说94-107
- 一、本主大王二王的传说94-101
- 二、猪八戒的传说101-107
- 第二节 汉族移民历史与祖先记忆107-118
- 一、口头叙述记忆107-110
- 二、家谱记忆110-115
- 三、地方史志记忆115-118
-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中族群关系118-136
- 一、傣汉关系的历史记忆118-126
- 二、回汉关系的历史记忆126-136
- 本章小结136-137
- 第五章 作为民间信仰的八戒寺137-171
- 第一节 旱涝灾害记忆与猪神137-143
- 一、地域内的旱涝灾害记忆137-140
- 二、水神崇拜的信仰习俗140-143
- 第二节 六畜之“猪神”信仰143-147
- 一、六畜之“猪神”信仰143-144
- 二、白族六畜之“猪神”信仰144-147
- 第三节 八戒寺与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147-158
- 一、三教合一的历史渊源148-153
- 二、地域内“三教合一”民间信仰的表现153-155
- 三、“三教合一”的地方性知识155-158
- 第四节 八戒寺与民间信仰中的二元结构158-163
- 一、“荤”与“素”的二元结构159-160
- 二、性别二元160-163
- 第五节 八戒寺与“西游文化”163-169
- 一、“西游文化”的概念164
- 二、“西游文化”的地域表现164-168
- 三、“西游文化”传入与本土化168-169
- 本章小结169-171
- 结语171-175
- 一、地域复合文化的再现171-172
- 二、社区历程、族群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多元互动172-173
- 三、民间信仰的再创造和自主性173-175
- 参考文献175-184
- 一、英文著作175
- 二、中文著作175-178
- 三、中文期刊178-181
- 四、学位论文181
- 五、地方史志181-1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184-185
- 致谢185-1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以风;中国儒、释、道三教同源思想的历史演变[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杨斌q,
本文编号:574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57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