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生态环保视域下放生民俗及其当代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3:10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保视域下放生民俗及其当代异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放生民俗 生态环保 放生异化 合理放生


【摘要】:放生民俗并非舶来品,作为我国一项传统民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放生民俗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更是历代相传的社会承袭事象,是被许多民众认同的信仰或活动方式。传统放生民俗在一定意义上起到动物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现今,受宗教和道德善念的影响,特别是“增福报、长功德”观念的渗透,放生民俗为许多人所接受。但同时,这也导致盲目放生、黑色放生产业链等异化现象的发生,放生异化不仅给人的生活秩序带来不良影响,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从生态环保的视角探讨放生民俗及其当代异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正文部分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学术界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阐述放生民俗的渊源、内涵及其生态环保意义。主要对放生民俗的形成,古代放生民俗的思想基础、基本方式以及对动物保护及生态环保的意义进行了具体论述。第三章阐述当代放生民俗异化现象及其环境影响,论述当代放生异化主要表现为盲目放生、黑色放生产业链等,同时阐释了放生异化现象对动物和环境的伤害。第四章从传统放生观念的当代异化、当代社会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当代放生环境的变迁、当代自然生态系统弱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代放生民俗影响生态环境的成因。第五章在前面章节论述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引导放生民俗促进生态环保的积极对策,从突出政府规制与监管、加强佛教的规范与引导、改善社会舆论环境、提高放生主体的自觉与自律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放生民俗 生态环保 放生异化 合理放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一、选题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
  • (一)理论意义11
  • (二)现实意义11
  • 三、相关概念界定11-13
  • (一)放生11-12
  • (二)放生异化12
  • (三)动物保护12
  • (四)生态环保12-13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3-16
  • (一)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国内研究现状14-16
  • (三)研究趋势16
  • 五、研究方法16-17
  • (一)文献研究法16
  • (二)比较研究法16
  • (三)访谈法16-17
  • 六、课题创新之处17-18
  • (一)研究内容创新17
  • (二)研究方法创新17-18
  • 第二章 古代放生民俗及其生态环保意义18-26
  • 一、放生民俗的历史渊源18-21
  • (一)放生民俗的由来18-19
  • (二)古代放生民俗的形成19-21
  • 二、古代放生民俗的内涵21-24
  • (一)古代放生民俗的思想基础22
  • (二)古代放生民俗的基本方式22-24
  • 三、古代放生的生态环保意义24-26
  • (一)动物保护意义24-25
  • (二)生态保护意义25-26
  • 第三章 当代放生民俗异化现象及其环境影响26-31
  • 一、当代放生异化现象26-28
  • (一)盲目放生26-27
  • (二)黑色放生产业链27-28
  • 二、放生异化的后果28-31
  • (一)造成动物伤亡28-29
  • (二)损害放生地居民利益29
  • (三)破坏生态环境29-31
  • 第四章 当代放生民俗环境影响的原因分析31-37
  • 一、传统放生观念的当代异化31-32
  • (一)传统放生观念自身局限31
  • (二)当代放生民俗形式化31-32
  • 二、当代社会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32-33
  • (一)功利主义观念片面化32-33
  • (二)极端利己主义观念的影响33
  • 三、当代放生环境的变迁33-35
  • (一)放生动物的跨地域性34
  • (二)放生场所缺少应有的限制34-35
  • (三)放生动物猎捕规模扩大35
  • 四、当代自然生态系统弱化35-37
  • (一)自我调节能力降低35-36
  • (二)最大可承载力降低36-37
  • 第五章 引导放生民俗促进生态环保的对策37-44
  • 一、突出政府规制与监管37-39
  • (一)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7-38
  • (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38
  • (三)支持形象检索表的普及38-39
  • 二、加强佛教的规范与引导39-40
  • (一)修改放生仪轨39
  • (二)正面引导信众39-40
  • (三)与相关单位、组织合作40
  • 三、改善社会舆论环境40-41
  • (一)传统媒体的公益宣传40-41
  • (二)新兴媒体的正确引导41
  • 四、提高放生主体的自觉与自律41-44
  • (一)自觉学习相关放生知识41-42
  • (二)转变放生观念42
  • (三)适度把握放生行为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燕科;;我国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21期

2 唐圆梦;王向志;张红艳;;论我国意识形态异化现象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3期

3 张继明;闫月娇;;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异化现象[J];学习月刊;2009年07期

4 付文佳;;浅析大学生群体之消费异化现象[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5 黄雅娟;;用马克思的异化观审视当代的异化现象[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姜继龙 ,王振中;警惕“深入”的异化[J];共产党员;1996年09期

7 赵亚丽;;我国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异化现象浅析[J];现代交际;2012年02期

8 孟建伟;周晓慧;;科研异化论[J];新视野;2010年02期

9 李琳;张彩霞;;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10 吕悠;左唯;;从劳动异化论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的异化现象[J];学理论;2012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牛英鹏;曲天敏;许豪文;;调整思维方式 强化体育功能 减少异化现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李明;;商业词语的异化及其对语言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宁生;高振昕;;论铝土矿均化料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A];新形势下全国耐火原料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欣复;学术异化现象不能再延续[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初宜;月饼异化现象值得重视[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顾意亮;警惕科研中的“仕而优则学”异化现象[N];人民政协报;2014年

4 边立新;科学发展的评价尺度[N];学习时报;2007年

5 于全有;社会语言的异化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6 复旦大学外语系 何刚强;量化的结果是异化[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朱广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新趋势[N];大众科技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滢;生态环保视域下放生民俗及其当代异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宁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异化现象及其消除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奕;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4 邓秋霞;对商业性担保公司中异化现象的法律思考[D];南京大学;2011年

5 殷昕;论《猪人》中的异化现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云芹;中国城乡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异化现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欢;产品异化现象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8 吴海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异化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刘颖;网络教育异化现象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鹏飞;唐·德里罗《白噪音》中的异化现象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7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587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