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从社会分类视角看族群认同

发布时间:2017-08-20 07:15

  本文关键词:从社会分类视角看族群认同


  更多相关文章: 族群分类 社会范畴化 刻板印象 民族心理 族群认同


【摘要】:反观人类学对族群的研究趋势,学界日益注重范畴化与分类研究。族群认同研究应该将民族心理引入人类学研究中,加强对社会范畴化、刻板印象等民族心理过程研究,从微观层面探析族群认同的机制与过程。族群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分类的基本法则,也是社会行动者如何看待世界的观点。族群分类体系又可以划分为官方话语下的分类体系与民间话语下的分类体系。从实践范畴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民间话语下的分类体系体现为被分类群体与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与亲疏远近,为行动者在日常交往中提供了他群体的刻板印象,节省了认知经济成本。由于社会尺度的调节作用及象征符号的运用,族群的内部分类并不会影响人的族群认同。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院;
【关键词】族群分类 社会范畴化 刻板印象 民族心理 族群认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甘青民间信仰对族际互动与文化交融影响之心理研究”(13JJD850002)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和文化适应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MJZXHZ15003)
【分类号】:C955
【正文快照】: 族群(ethnicity)的概念最早在人类学中使用一系列关系与意识的模式;它不是韦伯(M.Weber)时,意指共享同一文化,尤其是具有共同语言、属提出的原生性纽带的产物,而是特殊历史、经济条于同一社会的群体。1969年,随着巴特(F.Barth)件的产物。他认为,“尽管族群在内容上与图腾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峰;;族群认同探析[J];学术探索;2007年01期

2 高源;;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3 周如南;;白马人族属研究述评兼及族群认同理论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徐黎丽;孟永强;;多民族村落族群认同的原生特点与现代构建——以甘肃甘南夏河县桑曲塘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灿;李技文;;近十年我国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研究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张应强,朱爱冬;都市社会的族群认同及其表述实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杨小柳;一个处于区域性“少数民族”地位的汉族族群建构——对云南大理州鹤庆县金敦乡积德屯村的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索端智;;历史事实·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的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汤春华;;图腾信仰与族群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蛙图腾信仰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琛;;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建新;柴可;;族群认同的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的双重视野[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2 刘大可;;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蓝达居;;畲族认同初论[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唐戈;;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5 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慧真;;教育与民族认同: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认同的建构[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7 熊迅;;作为展演的认同:边缘场域与族群表征[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8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铱涵;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问题的中外之争[N];中国民族报;2014年

2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广西融水苗族民族认同的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蓝剑明;中越巴哼人的跨国族群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年

2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未;贵州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与族群认同[D];贵州大学;2009年

2 卢飞斌;菲律宾华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永强;论多族群村落中的族群认同与交往[D];兰州大学;2012年

4 李霞;锡都个旧:资源开发与族群认同[D];中山大学;2010年

5 肖丽丹;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D];中山大学;2010年

6 周颖虹;毛南族族群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东春;国际移民背景中的族群认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学俊;族群认同的历史记忆与社会建构[D];云南大学;2012年

9 朱迎凤;民族身份与族群认同[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10 姚佳君;社会变迁中的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5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705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