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茶叶种植时空扩张的环境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5:42
【摘要】:安溪县是山地茶叶经济的典型代表和成功范例,系统地研究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时空扩张带来的环境影响对于我国山地茶叶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提出的管理措施可作为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有益补充。本研究采用多步骤分类法对安溪县1991年、1998年、1999年、2006年、2007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对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茶叶种植区域扩张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景观格局演变、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土地茶叶种植适宜性变化三个方面对安溪县茶叶种植区扩张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同时,还使用CA-Markov模型和NAR神经网络动态模型分别对安溪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和降水量进行模拟,对安溪县茶叶种植区扩张对当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安溪县茶叶种植区面积呈现明显的阶段上升状态,可以分为1991~1999年、1999~2007年、2007~2015年3个上升时段。总体上看,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是属于慢速变化型,茶园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为12.92%。(2)安溪县景观区域破碎化水平较高,整体景观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具体斑块结构趋于简单,景观有由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变的趋势,安溪县整体景观格局演变是人为驱动力和自然驱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3)安溪县土壤发生强度及其以上程度的侵蚀主要集中在安溪县域的北部区域和东南区域,近年来,造成茶叶种植区土壤侵蚀剧烈程度减缓的自然因素是安溪县降水量有所减少,人为因素是安溪县政府大力推行茶园土壤侵蚀治理措施。(4)安溪县整体土地茶叶种植适宜性较高,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适合茶叶种植,在发展山地茶叶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内宜茶性良好,茶叶种植规划合理,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5)根据模型预测,至2020年,安溪茶叶种植区还会向安溪县的西南方向进一步扩张,原来零散的茶园变成聚集的规模种植园区,茶叶种植区域内土壤侵蚀程度减轻,土地茶叶种植适宜性上升。针对安溪县茶叶种植区扩张对当地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科学引导当地茶叶投资商和茶农的种植选择,通过合理的论证,对全县茶叶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统一布局。(2)长期做好茶园的土壤侵蚀防治工作,首先对于防治措施不足的茶园加以整改,其次在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区域内开垦的茶园进行退茶还耕以及退茶还林。(3)积极开展关于茶树种植的技术培训课程,让茶农掌握茶树种植的科学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茶叶品种,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感影像为邋1991、1998、1999、2006、2007、2010、2015邋年邋7邋个年份影像,所选影像列表见表3-2,,经过系统辐射校正,几何精校正和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CAS)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gscloud.cn邋)邋0逡逑3.邋1.2邋DEM数字高程数据获取逡逑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邋Elevation邋Model)是在某一投影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高程(Z)的数表面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DEM的格网间隔应与其高程精度相适配,规则的格网系列。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类型。为完整态,还可增加离散高程点数据。逡逑利用DEM数据可以提取许多重要的地形参数,如坡向,坡度,研究使用的?程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CAS,Chinese邋Academy邋of邋Scienc机网络信息中心(CN1C,http://www.gscloud.cn)所提供的30m分辨字尚程模型(ASTER邋G邋DEM,Advanced邋Spacebome邋Thermal邋EmReflection邋Radiometer邋Global邋Digital邋Elevation邋Model邋)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71.1;S157.1
本文编号:2653190
【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感影像为邋1991、1998、1999、2006、2007、2010、2015邋年邋7邋个年份影像,所选影像列表见表3-2,,经过系统辐射校正,几何精校正和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CAS)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gscloud.cn邋)邋0逡逑3.邋1.2邋DEM数字高程数据获取逡逑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邋Elevation邋Model)是在某一投影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高程(Z)的数表面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DEM的格网间隔应与其高程精度相适配,规则的格网系列。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类型。为完整态,还可增加离散高程点数据。逡逑利用DEM数据可以提取许多重要的地形参数,如坡向,坡度,研究使用的?程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CAS,Chinese邋Academy邋of邋Scienc机网络信息中心(CN1C,http://www.gscloud.cn)所提供的30m分辨字尚程模型(ASTER邋G邋DEM,Advanced邋Spacebome邋Thermal邋EmReflection邋Radiometer邋Global邋Digital邋Elevation邋Model邋)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71.1;S1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可明;魏华锋;刘飞;史钢强;孙阳阳;;以光谱信息熵改进的N-FINDR高光谱端元提取算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08期
2 傅超;刘彦随;;城市扩张对西湖龙井茶园用地及发展影响分析[J];经济地理;2015年06期
3 苏伟;姜方方;朱德海;展郡鸽;马鸿元;张晓东;;基于决策树和混合像元分解的玉米种植面积提取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9期
4 徐云鹤;方斌;;江浙典型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异质性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05期
5 吴祥连;;高山茶园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实践[J];福建农业;2015年05期
6 怡凯;王诗阳;王雪;姚洪莉;;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5年03期
7 郭春蕾;解潍嘉;黄华国;;应用混合像元分解提取胡杨覆盖度信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8 方洪生;周迎春;苏有健;;海拔高度对茶园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9 杨俊;单灵芝;席建超;李雪铭;葛全胜;;南四湖湿地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生态效应[J];资源科学;2014年04期
10 冯强;赵文武;;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年16期
本文编号:2653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5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