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胞外碳酸酐酶催化碳酸盐矿物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06-18 02:50
【摘要】:生物矿化是地球表生环境中重要的地球化学过程。微生物作用下碳酸盐矿化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全球碳循环、土壤形成和演化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线索。关于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碳酸盐矿物的报道已有很多,其中,一些研究者认为细菌胞外碳酸酐酶(CA)可以促进碳酸盐矿物的形成,但是CA促进碳酸盐矿化的过程及其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本文以两种细菌(节杆菌MF-2菌株和赖氨酸芽孢杆菌GW-2菌株)分泌的胞外CA作为活性物质,开展了多个系列的矿化实验,主要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先进仪器研究了胞外CA催化碳酸盐矿物沉淀的过程,初步探讨了其机理。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MF-2菌株CA作用下,第120 h时在100 ml溶液中形成了 61.3 mg的沉淀物,在GW-2菌株CA作用下,第192 h时在100 ml溶液中形成了 46.3 mg的沉淀物。用30%的双氧水处理上述沉淀物后发现,其主体为碳酸盐矿物,分别占沉淀物总量的84.5%和86.6%。不加CA的对照实验中形成的沉淀物明显少于CA实验,并且其主要成分为可以被双氧水氧化的有机物质。(2)在MF-2菌株胞外CA高活性(1.39 U/L)条件下形成了方解石+球霰石,在低活性(0.06~0.50 U/L)条件下仅形成方解石。在GW-2菌株胞外CA低活性(11.52×10-2U/L)条件下也仅形成方解石。这意味着CA活性可能对碳酸盐矿物的种类有影响。(3)无论是MF-2菌株还是GW-2菌株胞外的CA,也无论CA活性高低,形成的矿物形态均比较单一,以菱面体、半球形和球形为主。这说明矿物形态可能与CA活性和来源无关。(4)MF-2菌株胞外CA促进碳酸盐矿化的主要机制是其加速CO2的水化反应,参与反应的CO2可能主要源于空气。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4.3
【图文】:
图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ure邋1邋Technical邋route邋of邋this邋research逡逑4逡逑
而在光合微生物中CA主要起着浓缩C02的作用(C02邋Concentration邋Mechanism,邋CCM)邋(Aizawa逡逑andMiyachi,邋1986;Premkumaretal.,2003)。目前,研究者关于藻类浓缩无机碳作用提出了两种模逡逑式,一■是叶绿体内的CA负责无机碳的浓缩(图1-1),这种模式多发现在莱茵衣藻逡逑AtWraraW)、杜氏藻(Dw?a//e//a/ezV/o/ec/a)等类型中;二是以蓝藻(办《ec/racocrwssp.)为代表逡逑的藻类,其细胞膜主动吸收HCO;,即直接在细胞膜上进行CCV浓缩过程(郭敏亮和高煜珠,1989)。逡逑f逦介?逡逑|逦逦逡逑细跑*逦|逡逑!逦Hi邋m邋i逡逑|逦HCOi-<V-HC0i邋HC0,-==^hC0j-逡逑|逦|c|邋CA邋JIca邋!逡逑i逦—COl邋4^邋CO,逡逑L逦—逦,N」逡逑图1-1逦C./^/>7/70r(iz7无机碳吸收模式逡逑0表示主动吸收;箭头表示无机碳的流动方向。逡逑Figure邋1-1邋The邋mode邋of邋inorganic邋carbon邋absorption邋by邋C.reinhardii逡逑0-邋active邋absorption;the邋arrow邋indicates邋the邋direction邋of邋flow邋of邋inorganic邋carbon逡逑(据郭敏亮和高煜珠,1989)逡逑1.3.1碳酸酐酶的化学结构及其催化机理逡逑CA的活性中心由组氨酸残基、水分子和锌原子配位构成(Lindskog,邋1997)。大多数高等植逡逑物和部分藻类的CA均由六个亚单位组成的寡聚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4.3
【图文】:
图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ure邋1邋Technical邋route邋of邋this邋research逡逑4逡逑
而在光合微生物中CA主要起着浓缩C02的作用(C02邋Concentration邋Mechanism,邋CCM)邋(Aizawa逡逑andMiyachi,邋1986;Premkumaretal.,2003)。目前,研究者关于藻类浓缩无机碳作用提出了两种模逡逑式,一■是叶绿体内的CA负责无机碳的浓缩(图1-1),这种模式多发现在莱茵衣藻逡逑AtWraraW)、杜氏藻(Dw?a//e//a/ezV/o/ec/a)等类型中;二是以蓝藻(办《ec/racocrwssp.)为代表逡逑的藻类,其细胞膜主动吸收HCO;,即直接在细胞膜上进行CCV浓缩过程(郭敏亮和高煜珠,1989)。逡逑f逦介?逡逑|逦逦逡逑细跑*逦|逡逑!逦Hi邋m邋i逡逑|逦HCOi-<V-HC0i邋HC0,-==^hC0j-逡逑|逦|c|邋CA邋JIca邋!逡逑i逦—COl邋4^邋CO,逡逑L逦—逦,N」逡逑图1-1逦C./^/>7/70r(iz7无机碳吸收模式逡逑0表示主动吸收;箭头表示无机碳的流动方向。逡逑Figure邋1-1邋The邋mode邋of邋inorganic邋carbon邋absorption邋by邋C.reinhardii逡逑0-邋active邋absorption;the邋arrow邋indicates邋the邋direction邋of邋flow邋of邋inorganic邋carbon逡逑(据郭敏亮和高煜珠,1989)逡逑1.3.1碳酸酐酶的化学结构及其催化机理逡逑CA的活性中心由组氨酸残基、水分子和锌原子配位构成(Lindskog,邋1997)。大多数高等植逡逑物和部分藻类的CA均由六个亚单位组成的寡聚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璐;李福春;李磊;张宠宏;吕杰杰;;细菌碳酸酐酶促进形成的碳酸盐矿物[J];中国岩溶;2017年04期
2 孙思瑶;张婷婷;周婷;余朝琦;李崇瑛;;碳酸盐岩中粘土的去除及碳酸盐矿物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J];浙江化工;2016年10期
3 曲高生;西沙群岛石岛碳酸盐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年02期
4 孙白云;黄河口区全新世沉积物中的碳酸盐矿物[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年04期
5 韩友科;精确测定碳酸盐中~(13)C和~(18)O的δ值数据处理的探讨[J];岩矿测试;1988年01期
6 王爱珍,张静宜;我国首次发现的纤碳铀矿[J];矿物学报;1988年03期
7 张位及;;含铁碳酸盐层在地质作用中向两个方向有意义的转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8年04期
8 鲁华山;黄麦岭磷矿碳酸盐抑制剂的探讨[J];化工矿山技术;1989年05期
9 关庆敏;伊朗高碳酸盐磷矿选矿试验简况[J];化工矿山技术;1989年06期
10 Л.П.Рихванов;Е.Г.Язиков;С.И.Сарнаев;黄占起;;碳酸盐矿物中的铀和钍[J];国外铀金地质;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友科;郑艳芳;韩烽火;孙利;;碳酸盐矿物或岩石的~(13)C和~(18)O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2 王霄;李艳;鲁安怀;丁z讶
本文编号:2718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1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