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低山丘陵区农业旅游活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权;上海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刍议[J];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08期
2 尹衍波;略谈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J];世界农业;2005年08期
3 刘敬禹;薛亚娟;易兰兰;;农业旅游问题初探[J];生态经济;2006年05期
4 孟秋莉;刘住;;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之比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6 王玉堂;;国外农业旅游点滴[J];山东农机化;2007年03期
7 陆青青;;打造精品线路 发展农业旅游[J];上海农村经济;2007年05期
8 ;农业旅游在国外[J];中国农业信息;2007年09期
9 张莹;;农业旅游开发效应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榛;;蚕桑产业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的思考[J];江苏蚕业;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玲;王捷二;;中国农业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初探[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2 田红;何佳梅;常勇;王晖;朱本利;宋鹏;;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3 胡锡凤;;居民对都市农业旅游的认知情况及消费意愿分析——基于中部大中型城市居民调查的实证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焕成;任国柱;刘盛和;;发展农业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金霞;周慧秋;;农业旅游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6 魏振方;;邯郸市发展农业旅游研究与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魏振方;;邯郸市发展农业旅游研究与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8 李明贤;叶慧敏;;农业旅游带动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9 管立刚;;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开发[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10 应月芳;;金华新农村建设“魅力村庄”农业旅游开发初探[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栋;农业旅游看过来[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季莹 季志祥;乐山发展农业旅游有新招[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记者 商宇;都市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急需规划“引路”[N];重庆日报;2005年
4 张学军;加速发展全省农业旅游[N];辽宁日报;2004年
5 赖栋才;农业旅游值得关注[N];农民日报;2005年
6 梁文生;农业旅游:旅游产业新亮点[N];青岛日报;2005年
7 ;南京农业旅游期待多方位资源整合[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孙钢;农业旅游为解决三农问题做特殊贡献[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白续宏;农业游搅热旅游市场[N];山西日报;2004年
10 梁文生;农业旅游大有可为[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蓓;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评价及仿真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阔;寿光市农业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关系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喜龙;张家口“红旗营自然村”农业旅游方案设计[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罗玉婷;政府主导型农业旅游宣传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魏珊珊;闽江河口湿地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q
本文编号:2734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3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