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及其与氮指标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清,朱平,张夫道;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黑土有机氮形态组成及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3期
2 张永全;寇长林;马政华;郭战玲;骆晓声;;长期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潮土有机碳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年03期
3 王占海;;甘蓝有机肥当量试验研究与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年23期
4 张宏威;康凌云;梁斌;陈清;李俊良;严正娟;;长期大量施肥增加设施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淋溶风险[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1期
5 谢秉楼;吴家森;徐秋芳;姜培坤;;覆盖与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年06期
6 盛卫星;姜培坤;吴家森;徐秋芳;;施肥对板栗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8年10期
7 宋震震;李絮花;李娟;林治安;赵秉强;;有机肥和化肥长期施用对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03期
8 高晓宁;韩晓日;刘宁;左仁辉;吴正超;杨劲峰;;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9 ;生物有机氮磷复混肥研制成功[J];小氮肥;1995年05期
10 谈留雄;;有机肥对小麦稳定增产及培肥地力的效应[J];化肥工业;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翰林;何七勇;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王金庆;袁大伟;吕卫光;顾晓君;;施肥对水稻土壤中溶解性有机氮空间分布的影响[A];2014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葛体达;宋世威;唐东梅;Roberts P.;Jones D.L.;黄丹枫;;上海郊区不同园艺生产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及特性[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苑秋;于爱水;郭晓敏;张文元;;施肥处理对毛竹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军;钱飞跃;徐凤;王英;;有机氮能量肥料在西红柿上应用试验总结[A];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5 陈秀兰;张熙颖;赵国琰;解彬彬;张玉忠;周百成;;深海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机氮的降解过程、生态适应及遗传学基础[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6 葛体达;宋世威;丁明;黄丹枫;;园艺作物生产系统中可溶性有机氮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陆家海;王银香;杜启科;谷登峰;;免疫有机肥的研制[A];格莱姆抗菌肽——抗菌肽开发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红英;常志州;朱万宝;马艳;叶小梅;张建英;沙国栋;;有机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Ⅱ)——有机肥使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9 董元华;王辉;;我国有机肥标准化管理问题的思考[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敏;王正银;苏胜齐;李会合;陈向伟;;高效有机肥对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屈广臣 徐永升;国内首条生态有机氮肥生产线在赤峰投产[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杨淑娟;国内首条生态有机氮肥生产线建成[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田玉;专家呼吁:使用有机肥保护土壤[N];福建科技报;2006年
4 土肥专家 吴景贵;施用有机肥注意事项[N];吉林农村报;2019年
5 马瑶;秋种时节如何施用有机肥[N];河南科技报;2019年
6 河北省土肥站 张培 王平;永清: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工作成绩斐然[N];河北科技报;2019年
7 潘爱娥;有机肥发展瓶颈与机遇[N];河北科技报;2019年
8 记者 常慧忠 通讯员 荆嘉颖;我省首个国家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试点项目投运[N];山西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李慧斌;提质增效又环保 示范推动不可少[N];农民日报;2019年
10 宋晓东;垃圾“变身”有机肥[N];中国建设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满兴;可溶性有机氮、碳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翰林;黄浦江上游地区稻田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碳的环境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潘丹丹;土壤生态系统对典型有机肥的响应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李燕青;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叶菊;生态功能肥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6 朱晓晖;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磷组分和农田磷流失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张玉树;农业管理方式对亚热带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石金辉;中国近海大气沉降中氮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对春季水华事件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高晓宁;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氮素形态转化及其供氮特征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10 鲁洪娟;肥料管理对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和重金属平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悦;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及其与氮指标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2 彭银燕;长沙县3种母质类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矿化特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王克鹏;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4 史玲珑;洱海沉积物—水界面和颗粒物—水界面溶解性有机氮特征[D];云南大学;2018年
5 林炜;有机氮在厌氧及好氧生化条件下氨化效果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6 李奕;稻田土壤结构与有机氮矿化的关系[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赵成;源水中氮的形态分布及溶解性有机氮的吸附与过滤去除特性[D];暨南大学;2017年
8 侯苗苗;有机氮替代比例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以及氮磷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9 王薇;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及其迁移规律[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10 李锦;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紫色土碳氮磷影响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39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3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