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紫色土横垄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10:15
【摘要】:横坡垄作作为有效的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的耕作措施之一,其水土保持效应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和耕作措施的合理布设。本文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应用激光扫描技术,从微地形角度出发开展不同降雨类型、不同坡度和不同侵蚀阶段条件下横垄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研究。寻求相应条件下坡面径流及侵蚀产沙的临界条件,以期为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以及坡耕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微地形的空间变异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从整体上看,不同降雨条件标准偏差SD均表现为RTCK,表明横垄坡面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不同措施在递增降雨系列下的地表高程衰退面积均大于递减降雨系列。横垄坡面≤15°时地表高程衰退的面积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坡度15°时,地表高程衰退的面积迅速增大,且不同措施随着侵蚀阶段的演变,地表高程衰退面积均逐渐扩大。不同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微坡向主要分布在北坡和南坡,微坡度变化较为复杂。(2)递增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地表糙度、f(a)max、△a随降雨历时的增加不断升高,微地貌趋于尖锐,递减降雨条件下,地表糙度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f、△α随累积降雨量的增加分别表现为波动下降和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微地形趋于圆润。横垄坡面地表糙度、△a随坡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f(a)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微地形随坡度的增加趋于尖锐。不同坡度条件下,横垄坡面地表糙度均随侵蚀阶段的演变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坡度越高,增长幅度越大。△a随侵蚀阶段的演变逐渐增大,△f(a)在各个侵蚀阶段均小于0,微地形形态趋于尖锐。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措施半方差函数结构比均大于75%,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人为耕作是影响地表糙度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3)不同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径流流路最高可分为4级,直线坡面最高可分为5级,横垄坡面的径流密度、径流频度均小于直线坡面,这表明坡面汇流网络的集中程度随着地表糙度的增加明显增强。不同措施径流路径随着坡度的升高,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横垄坡面汇流密度随坡度的增加整体呈现出逐渐降低,表明坡度越大径流越集中,直线坡面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D均小于直线坡面,径流分布空间异质性较低。(4)不同雨型对微地形的影响差异较大,递增型降雨更易造成土壤侵蚀的发生。地表糙度参数R0和R1/R0与产流产沙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微地形多重分形参数f(a)max、△a与产流产沙量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项函数关系。场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量、产流率、侵蚀量与侵蚀速率均随坡度的增加逐渐上升。不同坡度条件下,地表糙度参数R0、R1和R1/R0与产流产沙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微地形多重分形参数f(a)max、△a和△f 与产流产沙量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项函数关系。随着侵蚀阶段的演变,产流率和产沙率均逐渐升高,且这种差距随着坡度的升高进一步加大。采用地表糙度、微地形多重分形参数和径流流路多重分形参数的组合,可较好地实现产流、产沙的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7.1
【图文】:

示意图,人工模拟降雨,土槽,示意图


横垄玻面侵蚀的响应不敏感本文应用激光扫描仪,分别对降雨高程数据进行测定,并将拼接转换后的数据导入ArcGIS平台中进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微地形的地形因子进行分析逡逑与方法逡逑土壤逡逑土壤采自长江上游沱江水系花椒沟小支流的响水滩流域耕层土壤(0为遂宁组母质发育而来的红棕紫泥,pH为8.0,有机质含量为8.25邋y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22%,邋29%和49%,邋土壤质地为粘壤土。土样筛,按容重还原法每10邋cm分层填充在钢制侵蚀槽内,规格为2.0邋,平均容重保持在1.2g/cm3左右。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当地蚀槽内布设横坡垄作(RT),按水平方向上开沟起垄,垄高为15邋cm,垄宽为40邋cm,以直线坡面(CK)作为对照。逡逑

坡度分级


逦100逡逑2.1.3地形因子提取与分析逡逑由图2-4可知,不同雨型条件下,横垄坡面微坡度栅格统计数随坡度的增加呈现逡逑出先降低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主要集中在0°?5°和30°邋 ̄35°这两个区间范逡逑围内。直线坡面不同降雨条件微坡度主要集中在0°?5°和5°邋 ̄10°这两个区间范围内。逡逑^邋35邋I邋RT邋(A)逦次邋35邋1邋RT邋(B)逡逑1邋30邋?邋口邋0mm邋口邋60mm邋□邋120mm逦_邋180mm逦言30邋■邋口0mm邋口60mm邋0120mm逦_邋180mm逡逑『丨邋lUdlkillMmilLl逡逑名々°々°声4逦、??名々°名々°邋#邋忒逡逑微坡度分级逦微坡度分级逡逑Microslope邋classification逦Microslope邋classification逡逑|1001邋CK(A)逦,邋100邋]邋CK(B)逡逑1邋80邋.邋fl邋口0mm邋□邋60mm邋Ell20mm邋■邋180mm逦80邋■逦□邋0mm邋060mm邋□邋120mm邋回邋180mm逡逑|60.邋|逦f邋60-邋l逡逑l40-||邋L逦I邋40'l逡逑微坡度分级逦微坡度分级逡逑*逦Microslope邋classification逦Microslope邋classification逡逑图2-4递减(A)和递增(B)降雨系列下微坡度分级分布逡逑Figure邋2-4邋Distribution邋of邋microslope邋classification邋under邋decreased邋rainfall邋series邋(A)邋and邋increas

分级分布,坡向


由图2-5可知,不同雨型条件下,横垄坡面微坡向主要分布在北坡和南坡。在递逡逑增降雨条件下,它们分别占试验小区栅格总数的33.52%和35.52%,而在递减降雨条逡逑件下则分别为39.02%和31.23%。逦’逡逑对于直线坡面,不同降雨条件下微坡向分布差异较大。在递增降雨条件下,微坡逡逑向分布基本与雨前一致,而在递减降雨条件下,雨前微坡向主要分布在南坡和西南坡,逡逑随着累积降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鸿雁;庞奖励;任志远;赵艳雷;毛沛妮;郑树伟;;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2期

2 刘益民;;新农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侵蚀效应评估[J];地下水;2018年01期

3 甘枝茂,岳大鹏,查小春,甘锐;陕北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的土壤侵蚀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6期

4 胡文帙;王世杰;罗维均;刘秀明;白晓永;;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土壤侵蚀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2年04期

5 卢花;我校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经费取得新的突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黄启芬;;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以大方县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7 赵梅;;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治理效应分析——基于减少径流与土壤侵蚀效益的评估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03期

8 樊哲文;黄灵光;钱海燕;方豫;;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J];资源科学;2009年10期

9 罗红;马友鑫;吴家福;刘文俊;李红梅;吴建普;;黔西北喀斯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4期

10 唐睿;王晓红;舒天竹;赵斯琦;;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垂直景观格局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樊哲文;周学林;黄灵光;钱海燕;;东江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效应的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键;紫色土横垄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2 任柯蒙;黄土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组合的土壤侵蚀效应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李超;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覆被格局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赵文启;流域植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

5 邓国徽;近20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6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