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川中丘陵区县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模拟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07:16
【摘要】: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全球碳循环,准确地获取区域SOC动态变化信息及准确模拟预测区域SOC的空间分布广受关注和探讨。本研究以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214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2012年实地采集测定的555个土样数据为基础,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近30年来不同成土因素对川中丘陵县域尺度上SOC空间演变格局的作用及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数据的性质,借助GS+、MATLAB和ArcGIS9.3软件平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神经网络模型(RBF)、高精度曲面模型(HASM)等多种方法构建融合多种环境因素的空间变化模拟预测方法,主要构建了LU-RBF-HASM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高精度模拟预测模型。得出结论如下:(1)1981年和2012年表层土壤SOC平均含量分别为6.41 g.kg-1、13.46 g.kg-1,30年间SOC含量上升109.98%;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2.59%、48.87%,呈下降趋势。(2)近30年来,SOC空间变异由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变为更倾向于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因子、植被盖度对SOC空间演变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其中土地利用方式对研究区SOC空间变异的影响增加(43.9%-48.6%)而土壤类型的影响有所下降(42.1%-38.0%),地形因子的影响下降(19.7%~18.0%)而植被盖度的贡献率上升(5.3%-10.0%);土地利用方式已成为影响该区SOC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3)构建的LU-RBF-HASM模型兼顾空间非平稳性和非线性关系,相较于OK、LU-HASM、LU-MLR-HASM法,LU-RBF-HASM模型各项误差降低6.39%~36.47%,模拟预测精度最高,实现了该区SOC空间变化的高精度模拟预测。(4)从模拟结果图来看,大部分区域SOC含量均有增加,尤其是低山区和深丘区;LU-RBF-HASM模型能较好地刻画SOC空间变化的空间格局尤其是细节信息,使模拟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构建的LU-RBF-HASM模型实现了川中丘陵地区较高精度的SOC空间变化信息的表达,也为SOC储量变化的精准估算和区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6
【图文】:

川中丘陵区县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模拟方法研究


研究区基本信息1~tg.2Basicgeographicinformationofstudyarea

空间分布,样点,空间分布


±壤普查数据有全面、统一、规范的技术规程,资料详实,采样时间集中,参考价值逡逑较高。这些典型王壤剖面数据资料记录在《仁寿±壤》等相关地方性资料中,经整理逡逑共获得214个止壤样点的数据(图3a)。每一个样点都较详细地记录了该王壤剖面的逡逑采样地点、成±母质、止壤类型、地形特征、王地利用方式^及±壤理化性质等信息。逡逑2012邋±壤样点数据,根据1981年±壤剖面样点分布和研巧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逡逑2x2km2网格法布设样点,在考虑样点代表性与空间分布巧匀性的基础上,结合研充逡逑区成±母质、王壤类型巧王地利用方式等资料进行实地调整,于2012年11-12月在逡逑全县采集表层(0?20邋cm)止壤样点558个(图3b)。每一采样点周围5m范围内取4逡逑个点,混合后L义四分法取样。采样的同时利用GPS定位并记录每个采样点的地理坐逡逑标、海拔、成±母质、±地利用方式、王壤类型、种植制度和施肥状况等地表环境信逡逑息。±壤样品在室内自然风干后,研磨过筛,采用重络酸钟法测定SOC含量(鲁如逡逑坤,2000),测定时每个样品设置两组平行,W确保数据准确性。逡逑参,NB逡逑‘翻善翊逡逑巧’逦■^巧?逦5邋I0|km逡逑a.邋19R%年样点分布逦b.邋2012年祥点分布逡逑图3研究区止壤样点空间分布逡逑Fig.邋3邋

半方差,土壤有机碳,拟合


巧区巧81年和2(H2年SOC均符合指数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分别为0.76CK0NB邋19,逡逑残差输出小,拟合效果较好。基台值分别为0.560、化225,表明在当前采样密度下存逡逑在着由实验误差、采样误差、采样间距变异及耕作施肥等随机因素共同引起的变异。逡逑块金效应分别为50.0%、66.7%,按照区域化变量空间相关性程度的分级标准,均属逡逑于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表明SOC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2012年逡逑更倾向于受随机性因素影响。从步长距离来看,1981年和2012年SOC的变程分别逡逑为9.0邋km、8.0邋km,空间自相关范围减小。逡逑表2邋±壤有机碳半方差巧合函数及其参数逡逑Table邋2邋The邋出eoretical邋se讯ivariogram邋models邋for邋SOC邋coments邋and邋their邋parameter邋valu巧逡逑年代逦拟合模型逦块金值逦基台值逦块金效应逦变程(km)逦决定系数1981邋年逦指数模型逦0.280逦0.560逦0.500逦9.0逦0.760逦2.2012邋年逦指数模型逦0^逦^逦0.819逦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婷;;江西省不同地貌单元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11期

2 陈书涛;刘巧辉;胡正华;刘艳;任景全;谢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13年03期

3 江叶枫;饶磊;郭熙;叶英聪;孙凯;李婕;王澜珂;李伟峰;;江西省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研究[J];土壤;2018年04期

4 李龙;姜丽娜;白建华;;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尺度相关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年05期

5 罗由林;李启权;王昌全;张新;张维;贾荔;袁大刚;吴德勇;;四川省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6 江红南;姜红涛;丁建丽;;基于遥感数据的于田绿洲土壤湿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12期

7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1期

8 杨玉玲,文启凯,田长彦,盛建东,刘军,郭文君,袁永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及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1年02期

9 沈思渊;;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地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展望[J];土壤学进展;1989年03期

10 李长兴,沈晋;考虑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流域产流模型[J];水利学报;198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秋香;付强;;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涂成龙;陆晓辉;崔丽峰;;贵州省农业土壤有机碳和氮化学计量在近50年里的变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4 雷娜;;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C];2017年

5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6 任华东;吴昌广;李生;姚小华;;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有机碳 库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郭沂林;潘剑君;;寒温带与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对比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用技术手段恢复黑土肥力[N];科技日报;2017年

2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3 金盈盈 支晓娟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流动人口的居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析[N];中国人口报;2018年

4 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廉超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林春逸;国外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5 广发期货 王荆杰 郑旭;影响因素较多 期债振荡为主[N];期货日报;2018年

6 招金投资 祁青卿;黄金进口受限 溢价难改趋势影响因素[N];中国黄金报;2016年

7 黄诗韵;金价趋势之影响因素及趋势交易[N];中国黄金报;2017年

8 李静雅 集美大学副教授;探究夫妻权力关系变迁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妇女报;2017年

9 李放 王云云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影响因素探析[N];中国人口报;2017年

10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乾玺;八大公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碳氮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6年

2 李艳;基于空间变异特性的滨海盐土采样及管理分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洪义;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及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何冬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结构及矿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阿里凯(KASHIF ALI KUBAR);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7 黄金权;水力侵蚀作用下小区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湖南大学;2014年

8 魏宗强;城市封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3年

9 张勇;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10 黄晓磊;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由林;川中丘陵区县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模拟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叶玲燕;浙江省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3 何颖楠;贵州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D];贵州大学;2016年

4 赵晓芳;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氮磷空间分布及流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王珊;土壤水肥空间变异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6 马璐瑶;盐渍化灌区土壤空间变异及HYDRUS水盐模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7 侯洁;射洪县不同尺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原一荃;杭州湾南岸慈溪围垦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文敏;杭州湾南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10 邬建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4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64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