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0-07-31 20:44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第十八条规定:“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河流的两岸以及湖泊和水库的周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有关管理单位应当营造植物保护带。禁止开垦、开发植物保护带”。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划分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到目前为止,这条法律的具体实施尚且存在一定难度。为贯彻落实此条法律规定,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提出侵蚀沟沟坡、沟岸,河岸以及湖泊、水库周边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确定方法。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基于数学计算模型,确定侵蚀沟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建立了以侵蚀沟沟头前进的最大速率或沟岸扩张的最大速率、植物形成防护效益所需时间、潜在危险人员安全距离三个定量划分指标为主的数学计算模型,并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定量估算了不同情况下沟岸所需营造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2)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通过层次分析法将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为:坡度,水环境质量要求,降雨强度,土壤抗侵蚀性能,泥沙拦截率,河、湖、库等级,水流冲刷强度,植被类型和岸外土地利用类型等。据此,构建了由自然地理、拦截泥沙及面源污染能力、土地利用三方面组成的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划分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湖、库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宽度范围划分等级,即:小、较小、中、较大、大5个等级,并根据实际需要,参考已有的植被缓冲带适宜宽度范围研究结果,对5个等级分别赋予了具体的参考宽度范围。(3)提出关于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相关管理建议,为制定和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奠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7
【图文】:

国控断面,水质状况,河流


I逦1逦I邋|逦I逦|邋I邋■邋I邋■逡逑肃邋朷西黑龙江内尜古山西邋吉林邋青海邋辽宁邋河南邋宁夏逡逑图2-丨2011年各省(自治区)侵蚀沟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逡逑Fig.邋2-1邋The邋proportion邋of邋erosion邋gully邋of邋each邋province邋in邋total邋quantib.邋in邋2011逡逑2.2河流的两岸逡逑河流属于一种线形天然湿地,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上的线形凹地流动,具有一逡逑定的流速,对河岸的冲刷作用较湖泊、水库更为强烈(余新晓,2010)。逡逑8.9%逦27%逡逑_逦:-逡逑W逦?j_逡逑31.3%逡逑图2-2我国河流国控断面2015年水质状况逡逑Fig.邋2-2邋Water邋quality邋status邋of邋river邋control邋section邋in邋China邋in邋2015逡逑11逡逑

中国湖泊


染状况还未有较大程度的转变,防治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逡逑水环境质量差。《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700个河流国控断面中,逡逑IV?劣V类的水质断面数量大约占总数的30%,各类水质状况比例如图2-2所示,其逡逑中,劣V类断面集中分布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等流域。第二,水生态受损严重。逡逑湿地、河滨植被等自然生态区域的面积不断缩减,使得流域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逡逑能降低。以三江平原和海河流域为例,从建国初期到目前为止,减少的湿地面积均己逡逑超过了原有的80%。逡逑2.3湖泊的周边逡逑湖泊是一类天然形成的湿地,具有一定水域面积、水体流动速率较为缓慢(马荣逡逑华等,2011)。逡逑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行政区划指标,将中国湖泊划分为5大湖区(图2-3):蒙逡逑新湖区、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青藏高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马荣逡逑华等,20】1)。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特逡逑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其中

示意图,水土保持植物,侵蚀沟,保护带


而侵蚀沟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需要划定多宽的范围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因逡逑此在本研究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侵蚀沟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的宽度范围进行逡逑划定。侵蚀沟沟坡、沟岸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带示意图,见图4-1。逡逑4.1划分原则逡逑(1)采用简单易行、便于监测的定量划分指标。用适当监测方法对侵蚀沟的发逡逑16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玉;纪强;张超;王治国;孟繁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重点项目选择原则及任务[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12期

2 江长通;王银梅;胡乾亮;朱雪芳;;黄土边坡冲刷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4期

3 顾广贺;王岩松;钟云飞;刘建祥;范昊明;刘立权;;东北漫川漫岗区侵蚀沟发育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2期

4 李佳佳;熊东红;卢晓宁;董一帆;苏正安;翟娟;杨丹;;基于RTK-GPS技术的干热河谷冲沟沟头形态特征[J];山地学报;2014年06期

5 秦伟;左长清;范建荣;许晓鸿;许靖华;;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对策[J];中国水利;2014年20期

6 李志飞;;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年05期

7 冯宝平;张书花;陈子平;张展羽;;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01期

8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10期

9 范昊明;顾广贺;王岩松;钟云飞;;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与环境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10期

10 李斌兵;黄磊;;坡面切沟入渗-产流及形态发育动态过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东胜;朱瑶;;岸边缓冲带生态功能及其建设的理论[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镇;黄土高原切沟发育监测方法与侵蚀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孙嘉;农业非点源污染与防治技术评价及治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左俊杰;平原河网地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新和;黄土坡面片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演变与侵蚀产沙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鹏;黄土区草地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红艳;黄土丘陵区发育活跃期切沟形态特征与转换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杨松;黄土丘陵区切沟侵蚀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赵巧兰;以防治侵蚀为目标的阳崖流域植被缓冲带技术[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建业;前期土壤含水量与植被覆盖变化对坡面细沟间侵蚀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段诚;典型库岸植被缓冲带对陆源污染物阻控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仰满;丹江口库岸植被缓冲带空间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7 车小力;黄土高塬沟壑区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分布特征及其演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广分;北京潮白河上游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罗坤;崇明岛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绍宇;高塬沟壑区溯源侵蚀发生发育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



本文编号:277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76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