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TRIPLEX-MICROBE模型的耦合开发及其对全球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碳的模拟

发布时间:2020-08-13 01:42
【摘要】: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物生理在地球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传统土壤碳分解模型在控制土壤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中缺失关键的微生物过程。在本文研究中,将目前新出现的微生物模型MEND与改进过的基于过程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TRIPLEX-GHG耦合在一起,用耦合后的模型(TRIPLEX-MICROBE)来估计全球总的土壤有机碳(SOC)和全球土壤微生物碳(MBC),并且预测其在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模式下21世纪的变化趋势。关于模型的耦合,本文首先将MEND模型相关参数及变量的定义写入到TRIPLEX-GHG模型的循环体之前;其次将参数、变量的传递及核心运算写入到TRIPX-GHG模型的最深层循环,也就是小时尺度的循环过程;最后将变量及模型结果的输出重新以TRIPLEX-GHG的输出格式(NetCDF)写入到TRIPLEX-GHG模型当中。MEND模型主要的4个主要输入变量,其中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pH作为结果由TRIPLEX-GHG模型的陆面模块传递过来,凋落物由植被动态模块传递而来,这些变量最终将其转换成为小时尺度。对于模型输入数据,本文搜集整理了目前已发表的多项实地观测土壤有机碳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用于TRIPLEX-MICROBE模型微生物分解模块参数的校验。使用CRU-TS3.1气象数据库构建平均月份的输入数据来进行单点模拟和全球模拟。对于未来三种气候情景模式RCP2.6、RCP4.5和RCP8.5下气象输入数据,本文选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地球系统模式IPSL-CM5A-LR的模拟输入数据集。这些气象输入数据包括云量、日温差幅度、降雨、温度、湿润天数的频率、空气水气压等。对于模型中用到的其他数据,比如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分类图、全球栅格面积图等本文使用和TRIPLEX-GHG一致的数据。本文主要有以下研究结论:1)与改进之前的TRIPLEX-GHG相比,耦合了微生物模块之后的TRIPLEX-MICROBE模型在模拟全球土壤有机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估测全球1米范围的土壤有机碳大约在1195 Pg左右,其中有348 Pg位于北极高纬度地区,这些结果与全球土壤数据库HWSD和北极圈地区土壤数据库NCSCD的数据吻合度较高。本文还模拟了全球土壤微生物碳库,全球土壤1米范围内微生物碳库大小模拟值为21 Pg,这与Xu et al.(2013)估测的全球土壤有机碳量23 Pg比较接近。本文进而研究发现陆地土壤微生物碳季节分布分别在北纬30度、赤道附近和南纬25度附近表现出相反的现象,这些地区土壤微生物碳均在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达到最大值。通过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发现苔原植被类型中的DOC、MBC和MOC对温度增加或减小最为敏感。沙漠、稀疏灌木丛和草地中的微生物酶产量、微生物量和总呼吸对降水最为敏感。2)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了微生物活动的TRIPLEX-MICROBE能够预测未来三种RCP情景模式下21世纪全球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模拟。至2100年,TRIPLEX-MICROBE模拟的RCP2.6、RCP4.5和RCP8.5情景模式下全球陆地1米范围内土壤有机碳相对于2012年的1099 Pg分别减少了6.1%、9.4%和15.9%。全球土壤1米范围内微生物碳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模式下均处于上升之中,相对于2012年的20.89 Pg,分别增加了13.8%、20.3%和39.6%。通过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分纬度带统计,北极地区存储的土壤有机碳在激发效应的影响下将经历一个快速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从赤道至中纬度地区,以及向两极扩展将逐渐变为一个大的碳汇区域,逐渐抵消因气候变暖而导致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土壤碳损失。三种RCP情景模式下,21世纪末北半球微生物量在一年中相对最冷的月份达到最大值的纬度在北纬40°N附近,而历史时期是在北纬30°N附近,向北推进了10度左右。热带和温带地区植被向北扩张的过程中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这可以抵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速度会被陆面植被有所遏制,随着全球变暖,植被会从赤道向两极进一步固碳。本文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包含碳氮循环的微生物模块(MEND)目前仍然在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当中,还未曾考虑土壤的垂直分层和凋落物的季节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3.6;S154.3
【图文】:

模型图,微生物分解,模型,微生物碳


特别是在模型的使用中,一些M-M方程和吸附/解吸附速率中对动力学参非常少的估计。而且,模型的开发需要对模型使用的每一个参数的相对重要性予以,这样可以对模型参数予以足够的估计(Schmidt et al. 2011; Wang et al. 2009)。Li et al.(2014) 通过比较四个微生物分解模型,阐述了一阶分解模型和其余 3同复杂程度的微生物分解模型在分解土壤有机质中的作用,以及预测短期到长期的碳动态。该文章主要集中于土壤碳对微生物碳的利用效率和温度的响应,建议当把物分解模型扩展至全球范围时,一定要小心的估测模型结构和微生物碳的利用效率。四个微生物分解模型的模型结构如图 1-1 所示:

框架图,论文,框架图,论文研究


设定了如下的技术路线,也即论文研究整体框架图(图2-1)。图 2-1 论文整体研究框架图Fig. 2-1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植被,IBIS模型,全球,动态


被生理、植被功能类型和碳氮分配的描述,而且增加了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子模块,可以模拟碳在植被、土壤和腐殖质之间的循环(Kucharik et al. 2006),现已推出版本IBIS2.6。图3-1是全球动态植被模型IBIS的简单结构图。图 3-1 全球动态植被模型 IBIS 模型结构(根据(Kucharik et al. 2000))Fig. 3-1 IBIS model structure of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based on (Kucharik et al. 20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峰,杨浩,蔡祖聪,赵其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J];土壤学报;2001年04期

2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4期

3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4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5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6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邵月红;潘剑君;许信旺;米高奇;;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8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9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10 苏艳华;黄耀;;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科锋;TRIPLEX-MICROBE模型的耦合开发及其对全球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碳的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4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6 何亚婷;长期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吴旭东;沙漠化对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6年

8 张志春;三江源地区高寒土壤有机碳赋存特性与气候及植被变化的联系[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贾御夫;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10 李龙;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1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91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