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施用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31 12:18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两大主要问题: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和秸秆资源产生量大且无法有效利用。将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材料经中高温限氧热解制成生物质炭并还田(炭化还田)受到广泛关注。炭化还田不仅有效利用了秸秆资源,还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因此,秸秆炭化还田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模式。尽管已有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化还田在土壤固碳、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经济可行性受到诸多质疑。基于此,本文首先以芦蒿和马铃薯为例,研究了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而将生物质炭与化学肥料相结合制成生物质炭基肥,并以水稻和玉米为例,研究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两种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生物质炭和有机肥对芦蒿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对土壤pH和电导率没有显著影响。与施用常规化学肥料相比,生物质炭和有机肥匀未显著增加芦蒿产量。对马铃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增加了土壤电导率和C/N;对照(CO)相比,生物质炭施用量为20t.hm-2(C20)和40t hm-2(C40)时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 68.1%和171.9%,速效钾含量增加了 309.5%和666.4%,C/N提高了 69.9%和142%。生物质炭施用量为20 t.hm 2时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C20处理下马铃薯总产量较CO分别增加41.1%。当生物质炭用量为40 t·hm-2时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2)进而将生物质炭制成生物质炭基肥,施入玉米和水稻试验田,与施用复合肥相比,施用炭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等养分含量。炭基肥处理下,玉米株高、穗位高、有效穗长、百粒重、产量和生物量均达到显著差异,其中炭基肥处理下玉米株高、穗位高、有效穗长、百粒重、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 18.1%、26.1%、13.8%、7.3%、24.3%和12.15%。炭基肥处理下水稻空粒数、千粒重及产量较常规施肥有显著差异,其中空粒数减少46.8%、千粒重增加9.42%。与施用复合肥相比,玉米和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2.15%和8.14%。综上所述,生物质炭施用于农田土壤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肥力,但作物产量对生物质炭施用的响应受作物类型和生物质炭用量的影响;将生物质炭与化学肥料复合制成生物质炭基肥可显著提高玉米和水稻产量,与单纯施用生物质炭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学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158.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炭农业应用概述
        1.2.1 生物质炭的性质
        1.2.2 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肥力的改善
        1.2.3 生物质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 生物质炭农业应用前景
    1.4 生物质炭基肥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质炭和有机肥施用对土壤性质及芦蒿产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产量与生物量测定
        2.2.4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2.3.2 生物质炭对芦蒿产量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生物质炭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3.2 生物质炭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3.4 生物质炭施用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马铃薯产量变化与土壤紧实度的关系
        3.4.2 马铃薯产量变化与土壤肥力变化的关系
        3.4.3 马铃薯品质变化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3.5 结论
第四章 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生物质炭基肥料制备
        4.2.3 试验设计
        4.2.4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生物质炭基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3.2 生物质炭基肥对玉米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4.3.3 生物质炭基肥对养分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方法和样品采集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生物质炭基肥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5.3.2 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形态指标的影响
        5.3.3 生物质炭基肥对养分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全文创新点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农保;;农作物火灾保险六问[J];农家致富;2016年23期

2 张明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年景等级》发布 年景丰歉有了统一标准[J];中国食品;2017年06期

3 付静;;叶面肥——铁将军[J];农业知识;2017年16期

4 王香芝;;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J];农技服务;2009年06期

5 张胜全;耿以工;黄琴;王志敏;;论作物产量差距与增产途径[J];耕作与栽培;2009年01期

6 蔡承智,陈阜,隋鹏,陈军胜;作物产量潜力极限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7 段道怀;世界作物产量简况[J];农业信息探索;1990年02期

8 赵世骅;;气象部门怎样预测作物产量?[J];今日科技;1987年02期

9 李召宝;;引种须慎重 劝君莫上当[J];长江蔬菜;1987年05期

10 张其德;;决定作物产量的因素[J];植物杂志;198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亚南;东北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空间响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刘长安;施肥、覆膜和耕作方式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9年

3 宋超;聚乙烯地膜残留对作物产量、土壤质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4年

4 李忠芳;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和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刘刚;支持精细农业实践的农田空间分布信息处理的方法与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6 周丽敏;黄土高原双垄覆膜和地槽集水技术对土壤水温、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9年

7 俄胜哲;西北半干旱黄绵土区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8 王志勇;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张沛沛;煤粮复合区采煤沉陷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10 周阳雪;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泽先;施用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柴凯斌;秸秆还田对稻麦系统作物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朱丹丹;冬小麦生长季不同施氮水平和苯磺隆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年

4 刘兰清;秸秆还田和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5 肖婧;生物质炭施用影响作物产量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整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6 侯宗建;水氮耦合对华北平原典型区水氮利用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孙隆祥;秸秆还田量对麦粱两熟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8 余月圆;土壤覆盖和灌溉对几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9 柳福;土壤扩蓄增容肥对土壤水分、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0 陈晖;作物产量动态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3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863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