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基于几个长期定位试验的长江上、中游水稻土磷素肥力与磷肥肥效的演变规律

发布时间:2020-11-16 13:25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普遍缺磷的南方稻田,磷素投入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但随着磷肥的长期施用,土壤缺磷现象会得到明显改善。实现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双赢的磷肥合理施用必定是以土壤磷素肥力的有效调控为前提。本论文基于长江中上游5个典型农田试验点,选择了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NPM、NPKM、NPKS、PKM)、施化学磷肥处理(NP、NPK)和未施化学磷肥处理(CK、M、NK、NKM)。通过21~31年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磷盈亏速率及作物吸磷量、磷肥回收率、磷肥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和磷肥生理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阐明特定区域长期施肥下土壤磷素肥力与磷肥肥效的演变特征,对于区域磷肥的合理施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NPKM、NPKS),相比较施用化学磷肥处理(NPK),能够提高早稻和晚稻产量1.1%~19.6%和5.7%~21.6%;能够提高小麦和第二季稻谷产量0.9%~5.9%和4.6%~5.9%。化学磷肥的施用显著提高稻谷和小麦产量。双季稻区,磷肥增产效果表现为早稻晚稻;稻麦轮作区,磷肥增产效果表现为小麦水稻。2、长期施磷肥后,各试验点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磷素活化系数呈增加趋势。长期施肥下各试验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活化系数年均值总体表现为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施化学磷肥处理未施化学磷肥处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紫色土和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增加速率分别为0.8~2.4和0.2~2.8 mg/kg?y;土壤有机碳每增加1 g/kg,稻麦轮作和双季稻体系下土壤磷活化度分别增加0.18%和0.16%。3、各试验点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磷素的土壤自然供给量均呈显著下降,紫泥田和红壤性水稻土的磷素自然供给量年下降速率在0.48~0.63 kg/hm~2之间。肥料的平衡施用更能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在不同作物季节中间表现为水稻吸磷量小麦吸磷量;早稻吸磷量晚稻吸磷量。磷肥回收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磷肥施用量每增加10 kg P/hm~2,作物磷肥回收率将会下降约9.5%。不同施肥措施对磷肥农学效率和生理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磷肥的长期投入,各试验点土壤磷素均呈盈余状态。土壤盈余量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效磷增加量与磷素盈余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盈余相同量磷素时,化学磷肥较有机肥磷能够增加更多的土壤有效磷。4、紫泥田稻麦轮作下小麦和水稻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分别为16.6和10.2 mg/kg;红黄泥双季稻系统中水稻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7.4 mg/kg。各试验点在其合理的施肥措施下(NPK和NPKM),达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约3~21年。水稻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与其自然平均吸磷量呈显著正相关。5、红黄泥各处理无机磷总量随着施肥年份而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无机磷总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或有机肥。无机磷各组分中以Fe-P的年变化速率最快,年均增加约1~8 mg/kg;以Ca-P的年变化速率最慢,年均增加约0.3~2 mg/kg。Fe-P和Al-P相对其他无机磷组分(Ca-P和O-P)对红黄泥土壤有效磷的贡献更大。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无机磷总量占全磷的比例没有影响;施肥主要促进了O-P比例的降低和Al-P的增加,尤其是施用化学磷肥或化学磷肥与有机肥配施之后,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学位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158
【部分图文】:

试验点,地理位置,江西进贤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法区域的概况究选取位于我国长江中上游区域的 5 个长期施肥试验点,是我国典型双轮作区(图 2.1)。5 个试验点的生态位点而言,从南到北纬度跨越由湖45′)到重庆(30o26′),基本处于同一温度带,年均温度在 17~18.5℃;跨越由四川遂宁(105o03′)到江西进贤(116o17′),年均降水量由 9370 mm,海拔由 344 m降低到 50 m(表 2.1)。

土壤有效磷,动态变化


图 3.1 稻麦轮作下土壤有效磷动态变化Figure 3.1 Variations of soil available P on rice-wheat systems

土壤有效磷,投入量,磷素,变化速率


图 3.2 稻麦轮作土壤有效磷变化速率与磷素投入量的关系Figure 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vailable P change rate with P input on rice-wheat system双季稻红壤性水稻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动态变化趋势,与稻麦轮作紫色(图 3.3,表 3.1)。未施化学磷肥(M、NK 和 NKM)和不施肥处理(CK)有效磷随施肥时间的延长持平或略微下降趋势,平均值在 6~10 mg/kg 之间,率在 0.2~0.2 mg/kg a;随着化学磷肥的施用(NP、NPK),土壤有效磷含量加(P<0.05),平均值在 18~28 mg/kg 之间,增加速率为 0.5~0.7 mg/kg a;肥和有机肥配施之后(NPM、NPKM、PKM 和 NPKS),除望城点之外,其余验点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大于化学磷肥没有配施有机肥处理(P<0.05),平均~58 mg/kg 之间,增加速率为 1.4~2.8 mg/kg a。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年变与每年化肥磷投入量(R2=0.6548)和每年磷素投入总量(R2=0.4758)呈显著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辉;王莹;武巍;蔡玉红;;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概述[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2 李宇虹;刘朋朋;严正娟;陈清;;菜田土壤有效磷供应临界指标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2年S1期

3 吴海英;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幼苗法[J];土壤肥料;2003年01期

4 李倘弟,叶淡元,居解语,吴泽鹏,苏海涛;林业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5 陈国孟,鲁如坤;关于测定土壤有效磷总量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3年04期

6 傅明华;戴朱恒;承友松;顾仲兰;;磷肥在水旱轮作周期中的效果及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1987年01期

7 曹翠玉,翟孝明,韩逆舟,史瑞和,黄竹芝,黄启武;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磷肥残效的研究——Ⅰ.磷肥对土壤有效磷库的影响及其增产效应[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8 秦怀英,李友钦;碳酸氢钠法测定土壤有效磷几个问题的探讨[J];土壤通报;1989年01期

9 解美珍,杨青萍,吴爱娥,吴继恒;碳酸氢钠法浸提土壤有效磷某些条件的探讨[J];江西农业科技;1989年05期

10 刘立新;四十年来我国磷肥研究进展概况[J];土壤肥料;198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晶;基于几个长期定位试验的长江上、中游水稻土磷素肥力与磷肥肥效的演变规律[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沈浦;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邓燕;集约化条件下小麦和玉米基于根际过程的根层磷素调控[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虎;江苏省仪征市土壤有效磷时空变异及原因分析[D];扬州大学;2011年

2 裴瑞娜;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玉霞;四川盆地水稻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岑;基于肥料量级试验的施肥推荐指标体系建立[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毅;吉林省玉米带土壤有效磷钾测试方法的筛选[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晓丽;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杨阳;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有效磷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间的关系及其对养分添加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张丽;长期施肥黑土有效磷演变与磷平衡关系及其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9 杨智棋;攀西地区植烟土壤有效磷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永刚;我国北方土壤速效磷测定值与植物吸收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6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886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