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土物理性状、碳库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7 19:45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合理再利用已成为我国高效可持续性农业的重要内容,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配合适宜的耕作方式能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机播玉米播种质量、幼苗素,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本试验于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合兴乡新建村进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不还田旋耕(RT)、秸秆不还田免耕(NT)4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机播玉米土壤物理性状、播种质量、碳库管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明确川中丘陵地区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还田方式与耕作方式,从而改善土壤瘠薄、粘性过大等问题,提高耕层土壤播种条件、播种质量,以期提高玉米播种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杆还田显著增加了拔节期0—10 cm 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免耕处理0—10 cm全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耕作方式...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Fig.3?Effect?of?different?treatments?on?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3.5.2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群体干物质的影响??干物质积累是玉米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图4结果表明,2016年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2015年,生长前期各处理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吐丝期后总体表??现为RTS>NTS>RT>NT\2015和2016年度玉米吐丝期,秸秆还田处理(RTS、NTS)??较秸轩不还田处理(RT、NT)干物质积累量高4.5%?24.35%,说明小麦秸秆还田??利于后茬玉米生长前期干物质的累积。2015和2016年度玉米成熟期,RTS干物质??积累量较RT高13.94%、25.45%;?NTS干物质积累量较NT高21.56%、18.91%;??RTS干物质积累量较NTS高6.12%、16.04%,?RT干物质积累量较NT高13.22%、??9.99%。秸杆还田配合旋耕可促进后茬玉米的生长发育,加快了干物质积累。??2〇〇〇〇「_?RTS???NTS?m??1
作物干物质的累积是籽粒产量的基础,而通过研究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可优化??作物籽粒产量形成过程。玉米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叶、茎的干物质分配比率逐??渐降低,而穗部逐渐增大,从图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随玉米生长中心的转移其??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发生变化。玉米拔节期、大口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片干物重占总干物质的50%?69%,吐丝期玉米生殖生长己经开始,干物质逐渐??向生殖器官分配,表明玉米的生长中心转向生殖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即干物质??分配呈前期扩源后期增库的变化规律。成熟期玉米雌穗干物重积累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玉米成熟期,雌穗干物重占总干物重的48%?58%,其中旋耕秸秆还田处??理穗干重百分比最高,达到58%,其它处理表现分别为免耕还田>旋耕>免耕。说??明前茬小麦秸秆还田结合旋耕对后茬玉米各处理干物质分配具有促进作用。??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 张丽,张中东,郭正宇,宫帅,王若男,陶洪斌,王璞.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2]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因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李玉洁,王慧,赵建宁,皇甫超河,杨殿林.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3)
[3]保护性耕作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何腾兵,樊博,李博,张丽敏,邓冬冬,杨柳,张佩,李官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4)
[4]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华北农学报. 2014(03)
[5]保护性耕作对陇中黄土高原雨养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武均,蔡立群,罗珠珠,李玲玲,张仁陟.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6]耕作方式对冀西北栗钙土土壤物理性状及莜麦生长的影响[J]. 王岩,刘玉华,张立峰,窦铁岭.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4)
[7]耕作方式对松嫩平原北部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宫秀杰,来永才,钱春荣,于洋,姜宇博,郝玉波,李梁,葛选良,刘英杰,李怀庆. 作物杂志. 2014(01)
[8]轮作条件下秸秆施用方式对农田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王增丽,冯浩,余坤,张春强,王缠军. 农业机械学报. 2013(12)
[9]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5)
[10]耕作方式与施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J]. 张建军,王勇,樊廷录,郭天文,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4)
硕士论文
[1]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机播小麦群体和土壤保墒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综合评价[D]. 李金刚.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D]. 孙伟红.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2371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Fig.3?Effect?of?different?treatments?on?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3.5.2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群体干物质的影响??干物质积累是玉米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图4结果表明,2016年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2015年,生长前期各处理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吐丝期后总体表??现为RTS>NTS>RT>NT\2015和2016年度玉米吐丝期,秸秆还田处理(RTS、NTS)??较秸轩不还田处理(RT、NT)干物质积累量高4.5%?24.35%,说明小麦秸秆还田??利于后茬玉米生长前期干物质的累积。2015和2016年度玉米成熟期,RTS干物质??积累量较RT高13.94%、25.45%;?NTS干物质积累量较NT高21.56%、18.91%;??RTS干物质积累量较NTS高6.12%、16.04%,?RT干物质积累量较NT高13.22%、??9.99%。秸杆还田配合旋耕可促进后茬玉米的生长发育,加快了干物质积累。??2〇〇〇〇「_?RTS???NTS?m??1
作物干物质的累积是籽粒产量的基础,而通过研究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可优化??作物籽粒产量形成过程。玉米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叶、茎的干物质分配比率逐??渐降低,而穗部逐渐增大,从图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随玉米生长中心的转移其??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发生变化。玉米拔节期、大口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片干物重占总干物质的50%?69%,吐丝期玉米生殖生长己经开始,干物质逐渐??向生殖器官分配,表明玉米的生长中心转向生殖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即干物质??分配呈前期扩源后期增库的变化规律。成熟期玉米雌穗干物重积累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玉米成熟期,雌穗干物重占总干物重的48%?58%,其中旋耕秸秆还田处??理穗干重百分比最高,达到58%,其它处理表现分别为免耕还田>旋耕>免耕。说??明前茬小麦秸秆还田结合旋耕对后茬玉米各处理干物质分配具有促进作用。??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 张丽,张中东,郭正宇,宫帅,王若男,陶洪斌,王璞.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2]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因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李玉洁,王慧,赵建宁,皇甫超河,杨殿林.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3)
[3]保护性耕作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何腾兵,樊博,李博,张丽敏,邓冬冬,杨柳,张佩,李官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4)
[4]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华北农学报. 2014(03)
[5]保护性耕作对陇中黄土高原雨养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武均,蔡立群,罗珠珠,李玲玲,张仁陟.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6]耕作方式对冀西北栗钙土土壤物理性状及莜麦生长的影响[J]. 王岩,刘玉华,张立峰,窦铁岭.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4)
[7]耕作方式对松嫩平原北部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宫秀杰,来永才,钱春荣,于洋,姜宇博,郝玉波,李梁,葛选良,刘英杰,李怀庆. 作物杂志. 2014(01)
[8]轮作条件下秸秆施用方式对农田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王增丽,冯浩,余坤,张春强,王缠军. 农业机械学报. 2013(12)
[9]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5)
[10]耕作方式与施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J]. 张建军,王勇,樊廷录,郭天文,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4)
硕士论文
[1]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机播小麦群体和土壤保墒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综合评价[D]. 李金刚.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D]. 孙伟红.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2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94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