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还原菌对红壤菜地土壤磷形态转化及固定态磷活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2 06:25
磷在土壤中极易被固定,且移动性差,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10%15%。土壤有效磷供应不足成为限制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广东蔬菜地土壤多为红壤,以可变电荷Fe(III)为主要矿物的红壤对磷素产生强烈的固定作用,导致磷素在土壤中大量累积,磷肥利用率降低。因此,减少磷肥输入,提高土壤中磷的活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南方红壤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通过输入外源铁还原菌,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培养,分别在不同时间段采样分析土壤p H、有机质、各种磷形态等指标的含量,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铁还原菌对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通过纯化学试验及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铁还原菌输入对铁氧化物形态及磷形态的影响,解析铁氧化物和磷形态的相关关系,阐明铁还原菌对固定态磷的活化作用。以期为红壤菜地磷素活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红壤菜地土壤中活性磷占各磷形态总和的1019%,中稳定态磷约占各磷形态总和的35%,稳定态磷占各磷形态总和的46%55%。铁还原菌K.pneumonia L17对磷素产生了活化效应,使活性较高的三...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壤概述
1.2 土壤中的磷及其存在形式
1.2.1 土壤中的磷
1.2.2 土壤中磷素存在形式
1.3 土壤磷形态分级方法
1.3.1 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
1.3.2 土壤有机磷分级方法
1.3.3 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同时测定的分级方法
1.4 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因素
1.4.1 土壤含水量对磷素形态的影响
1.4.2 土壤有机碳对磷素形态的影响
1.4.3 土壤微生物对磷素形态的影响
1.5 铁还原菌及其研究进展
1.5.1 铁还原菌分类及应用
1.5.2 铁还原菌的还原机制
1.5.3 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2 试验设计
2.2.1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2.2.2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氧化铁形态及磷形态的影响
2.2.3 纯化学条件下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固定态磷的活化
2.3 分析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3.1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土壤磷素形态百分含量的影响
3.2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pH、有机质及有效磷的影响
3.3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无机磷及残渣磷的影响
3.4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3.5 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与各形态磷素的相关关系
3.6 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微生物量碳磷比
3.7 讨论
3.8 小结
第四章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氧化铁形态及磷形态的影响
4.1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pH、Eh的影响
4.2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氧化铁形态的影响
4.3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无机磷及残渣磷形态的影响
4.4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有机磷的影响
4.5 土壤氧化铁形态与各形态磷素的相关关系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纯化学条件下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固定态磷的活化
5.1 反应体系中Fe(II)浓度的变化
5.2 反应体系中TFe浓度的变化
5.3 反应体系中TP浓度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论文受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性生物炭对菜地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J]. 王荣萍,余炜敏,梁嘉伟,廖新荣,詹振寿,李淑仪.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5)
[2]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针铁矿的还原与汞的生物甲基化[J]. 司友斌,孙林,王卉. 环境科学. 2015(06)
[3]两种外源性有机物料对设施土壤磷变化的影响[J]. 黄敏,尹维文,余婉霞,周开来,黄永炳,石小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3)
[4]初始pH值对碱性和酸性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影响[J]. 吴超,曲东,刘浩. 生态学报. 2014(04)
[5]中国南方红壤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 生态学报. 2013(24)
[6]中国土壤微生物学研究10年回顾[J]. 宋长青,吴金水,陆雅海,沈其荣,贺纪正,黄巧云,贾仲君,冷疏影,朱永官. 地球科学进展. 2013(10)
[7]希瓦氏奥奈达菌MR-1还原针铁矿的实验研究及地球化学意义[J]. 欧阳冰洁,陆现彩,刘欢,李娟,陆建军,管思琪,王睿勇. 矿物学报. 2013(03)
[8]不同Fe(Ⅲ)对活性污泥异化铁还原及除磷影响研究[J]. 王亚娥,冯娟娟,李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6)
[9]农田土壤中磷素有效性及影响因素[J]. 王永壮,陈欣,史奕.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10]接种AM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种间竞争及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J]. 张宇亭,朱敏,线岩相洼,申鸿,赵建,郭涛. 生态学报. 2012(22)
本文编号:2952834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壤概述
1.2 土壤中的磷及其存在形式
1.2.1 土壤中的磷
1.2.2 土壤中磷素存在形式
1.3 土壤磷形态分级方法
1.3.1 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
1.3.2 土壤有机磷分级方法
1.3.3 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同时测定的分级方法
1.4 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因素
1.4.1 土壤含水量对磷素形态的影响
1.4.2 土壤有机碳对磷素形态的影响
1.4.3 土壤微生物对磷素形态的影响
1.5 铁还原菌及其研究进展
1.5.1 铁还原菌分类及应用
1.5.2 铁还原菌的还原机制
1.5.3 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2 试验设计
2.2.1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2.2.2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氧化铁形态及磷形态的影响
2.2.3 纯化学条件下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固定态磷的活化
2.3 分析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3.1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土壤磷素形态百分含量的影响
3.2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pH、有机质及有效磷的影响
3.3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无机磷及残渣磷的影响
3.4 铁还原菌K. pneumonia L17对红壤菜地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3.5 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与各形态磷素的相关关系
3.6 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微生物量碳磷比
3.7 讨论
3.8 小结
第四章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氧化铁形态及磷形态的影响
4.1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pH、Eh的影响
4.2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氧化铁形态的影响
4.3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无机磷及残渣磷形态的影响
4.4 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红壤菜地土壤有机磷的影响
4.5 土壤氧化铁形态与各形态磷素的相关关系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纯化学条件下铁还原菌S. oneidensis MR-1 对固定态磷的活化
5.1 反应体系中Fe(II)浓度的变化
5.2 反应体系中TFe浓度的变化
5.3 反应体系中TP浓度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论文受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性生物炭对菜地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J]. 王荣萍,余炜敏,梁嘉伟,廖新荣,詹振寿,李淑仪.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5)
[2]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针铁矿的还原与汞的生物甲基化[J]. 司友斌,孙林,王卉. 环境科学. 2015(06)
[3]两种外源性有机物料对设施土壤磷变化的影响[J]. 黄敏,尹维文,余婉霞,周开来,黄永炳,石小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3)
[4]初始pH值对碱性和酸性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影响[J]. 吴超,曲东,刘浩. 生态学报. 2014(04)
[5]中国南方红壤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 生态学报. 2013(24)
[6]中国土壤微生物学研究10年回顾[J]. 宋长青,吴金水,陆雅海,沈其荣,贺纪正,黄巧云,贾仲君,冷疏影,朱永官. 地球科学进展. 2013(10)
[7]希瓦氏奥奈达菌MR-1还原针铁矿的实验研究及地球化学意义[J]. 欧阳冰洁,陆现彩,刘欢,李娟,陆建军,管思琪,王睿勇. 矿物学报. 2013(03)
[8]不同Fe(Ⅲ)对活性污泥异化铁还原及除磷影响研究[J]. 王亚娥,冯娟娟,李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6)
[9]农田土壤中磷素有效性及影响因素[J]. 王永壮,陈欣,史奕.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10]接种AM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种间竞争及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J]. 张宇亭,朱敏,线岩相洼,申鸿,赵建,郭涛. 生态学报. 2012(22)
本文编号:2952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95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