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化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08:42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对滇重楼幼苗接种28种AM真菌,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结合室内分析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各接种AM真菌组菌根浸染率在75%~100%,接种不同AM真菌的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接种AM真菌提高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改变了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一度,增加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力的增加,尤其可显著增强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结论]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滇重楼人工栽培应用AM菌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9,32(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M真菌对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欧洪,郭冬琴,林俊杰,严铸云,滕左,王光志,周浓. 中药材. 2016(05)
[2]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光合特性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J]. 郑舜怡,郭世荣,张钰,宋夏夏,房晨,张杰,孙锦.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4)
[3]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碳、氮代谢及其相互关系[J]. 李元敬,刘智蕾,何兴元,田春杰.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4]不同施肥水平对桔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渭玲,杜俊波,徐福利,张晓虎. 中国中药杂志. 2013(22)
[5]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根围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J]. 郭欢,曾广萍,刘红玲,刘斌,马晓丽,张霞. 微生物学通报. 2013(07)
[6]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J]. 肖艳红,李菁,刘祝祥,李佑稷,李贵,龙华. 中草药. 2013(04)
[7]丛枝菌根化枳橙根际微生态环境的研究[J]. 徐海燕,雷世梅,熊伟,杨灿芳,曾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0)
[8]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J]. 谷岩,邱强,王振民,陈喜凤,吴春胜.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9)
[9]AM菌剂对葡萄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谭晓燕,杨润亚,薛军于,唐英华.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10]不同放牧梯度下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J]. 闫瑞瑞,闫玉春,辛晓平,杨桂霞,王旭,张保辉.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2)
本文编号:3074395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9,32(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M真菌对滇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欧洪,郭冬琴,林俊杰,严铸云,滕左,王光志,周浓. 中药材. 2016(05)
[2]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光合特性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J]. 郑舜怡,郭世荣,张钰,宋夏夏,房晨,张杰,孙锦.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4)
[3]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碳、氮代谢及其相互关系[J]. 李元敬,刘智蕾,何兴元,田春杰.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4]不同施肥水平对桔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渭玲,杜俊波,徐福利,张晓虎. 中国中药杂志. 2013(22)
[5]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根围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J]. 郭欢,曾广萍,刘红玲,刘斌,马晓丽,张霞. 微生物学通报. 2013(07)
[6]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J]. 肖艳红,李菁,刘祝祥,李佑稷,李贵,龙华. 中草药. 2013(04)
[7]丛枝菌根化枳橙根际微生态环境的研究[J]. 徐海燕,雷世梅,熊伟,杨灿芳,曾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0)
[8]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J]. 谷岩,邱强,王振民,陈喜凤,吴春胜.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9)
[9]AM菌剂对葡萄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谭晓燕,杨润亚,薛军于,唐英华.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10]不同放牧梯度下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J]. 闫瑞瑞,闫玉春,辛晓平,杨桂霞,王旭,张保辉.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2)
本文编号:3074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7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