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起垄种植和地力提升技术相结合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08:45
滨海盐碱地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日渐成熟,起垄沟播和地力提升技术相结合对盐碱地土壤生态特征演替过程的影响的研究极少,针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肥力低,作物种植难等问题,采用平作、起垄、起垄+堆肥、起垄+绿肥、起垄+堆+绿五个处理展开实验,研究其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微生物区系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垄沟中,起垄和地力提升相结合的各个处理在土壤耕层的剖面平均含水量显著高于平作,具体表现为:DL>LF>DF>QL>CK(CK是平作、QL是起垄、DF是起垄+堆肥、LF是起垄+绿肥、DL是起垄+堆肥+绿肥),并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明显。垄坡和垄台都是处于裸露状态,在土壤0-20cm深度处,起垄和地力提升相结合的各个处理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显著低于平作,具体表现为:CK>LF>DF>QL>DL,并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明显,DL最少。在垄沟0-20cm土层中,起垄和地力提升技术能够使土壤垄沟含水量保持在适宜水平。在垄沟20-40cm土层中,起垄+堆肥处理能够很好的将硬化土层中的无机质转化成相应的有机物,从而...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图 2.2 田间试验方案布局图起垄工程标准:垄沟宽 60cm,垄背为梯形,底宽 40cm,顶宽 10cm,高 20cm(见图 2.2)小区设计标准:每个试验小区 30m2,东西宽 5m(5 垄),南北长6m。3 次重复,每个重复单元设置 1.5m 的保护行路。2.2.3 施肥方法肥料选择:堆肥选择牛粪充分露天发酵,绿肥选择鼠茅草、三叶草。堆肥按每亩 5000 公斤,绿肥均匀撒播。每亩施用纯氮(N)6~10 公斤,磷(P2O5)3~5 公斤,钾(K2O)2~4 公斤,氮肥 80%底施,20%起身期追肥,其他肥料全部底施。2.2.4 作物种子选择及种法供试作物品种:小麦品种为青麦6,玉米品种为鲁单9066。在试验布设前,进行一次深翻、平整土地。小麦每垄沟播种3行,玉米每垄沟播种2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肥与苗木间种改良苗圃盐碱地的研究[J]. 孙文彦,孙敬海,尹红娟,许建新,李志杰. 土壤通报. 2015(05)
[2]中国滨海盐碱土治理相关专利技术评述[J]. 陈影影,符跃鑫,张振克,张凌华,徐华夏.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1)
[3]滨海盐碱土资源化利用的新探索与研究[J]. 万建华,徐悦,张莉莉,历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5)
[4]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J]. 李凤霞,郭永忠,许兴.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5]起垄措施对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和植被状况的影响[J]. 关法春,苗彦军,Tianfang Bernie Fang,兰小中,梁正伟. 草地学报. 2010(06)
[6]天津滨海盐碱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研究[J]. 孙佳杰,尹建道,解玉红,杨永利,舒晓武,刘保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7]贺兰山东坡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J]. 刘秉儒.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4)
[8]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马晨,马履一,刘太祥,左海军,张博,刘寅.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2)
[9]盐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J]. 周玲玲,孟亚利,王友华,路海玲,张国伟,张雷,周治国.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2)
[10]盐碱地及其生物措施改良研究现状[J]. 丁海荣,洪立洲,杨智青,王茂文,朱小梅,刘冲.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硕士论文
[1]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盐运动的影响[D]. 王丽琴.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基于盐碱土改良的土壤和植物效应研究[D]. 马利静.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盐碱化对土壤物理及水动力学性质的影响[D]. 尹勤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盐碱土在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D]. 武永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5]滨海盐碱地造林模式及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D]. 张维成.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D]. 时亚南.浙江大学 2007
[7]松嫩平原盐碱土水盐运移的热力学机制研究[D]. 罗金明.东北师范大学 2005
[8]土壤盐碱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的治理效果及配套技术研究[D]. 张凌云.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99409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图 2.2 田间试验方案布局图起垄工程标准:垄沟宽 60cm,垄背为梯形,底宽 40cm,顶宽 10cm,高 20cm(见图 2.2)小区设计标准:每个试验小区 30m2,东西宽 5m(5 垄),南北长6m。3 次重复,每个重复单元设置 1.5m 的保护行路。2.2.3 施肥方法肥料选择:堆肥选择牛粪充分露天发酵,绿肥选择鼠茅草、三叶草。堆肥按每亩 5000 公斤,绿肥均匀撒播。每亩施用纯氮(N)6~10 公斤,磷(P2O5)3~5 公斤,钾(K2O)2~4 公斤,氮肥 80%底施,20%起身期追肥,其他肥料全部底施。2.2.4 作物种子选择及种法供试作物品种:小麦品种为青麦6,玉米品种为鲁单9066。在试验布设前,进行一次深翻、平整土地。小麦每垄沟播种3行,玉米每垄沟播种2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肥与苗木间种改良苗圃盐碱地的研究[J]. 孙文彦,孙敬海,尹红娟,许建新,李志杰. 土壤通报. 2015(05)
[2]中国滨海盐碱土治理相关专利技术评述[J]. 陈影影,符跃鑫,张振克,张凌华,徐华夏.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1)
[3]滨海盐碱土资源化利用的新探索与研究[J]. 万建华,徐悦,张莉莉,历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5)
[4]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J]. 李凤霞,郭永忠,许兴.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5]起垄措施对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和植被状况的影响[J]. 关法春,苗彦军,Tianfang Bernie Fang,兰小中,梁正伟. 草地学报. 2010(06)
[6]天津滨海盐碱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研究[J]. 孙佳杰,尹建道,解玉红,杨永利,舒晓武,刘保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7]贺兰山东坡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J]. 刘秉儒.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4)
[8]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马晨,马履一,刘太祥,左海军,张博,刘寅.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2)
[9]盐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J]. 周玲玲,孟亚利,王友华,路海玲,张国伟,张雷,周治国.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2)
[10]盐碱地及其生物措施改良研究现状[J]. 丁海荣,洪立洲,杨智青,王茂文,朱小梅,刘冲.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硕士论文
[1]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盐运动的影响[D]. 王丽琴.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基于盐碱土改良的土壤和植物效应研究[D]. 马利静.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盐碱化对土壤物理及水动力学性质的影响[D]. 尹勤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盐碱土在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D]. 武永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5]滨海盐碱地造林模式及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D]. 张维成.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D]. 时亚南.浙江大学 2007
[7]松嫩平原盐碱土水盐运移的热力学机制研究[D]. 罗金明.东北师范大学 2005
[8]土壤盐碱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的治理效果及配套技术研究[D]. 张凌云.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9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9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