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基于GIS的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12:22
  [目的]为了整体掌握皖江流域耕地地力水平、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皖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方法]文章基于农业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别构建了皖江流域平原区和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现在较为成熟的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开展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皖江流域平原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8.7%,18.4%,22.5%,22.7%,13.5%,17.2%,2.8%,2.9%和1.3%,其中2等地、3等地以及4等地分布区域较广,所占面积较大;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2%,8.6%,14.2%,26.0%,21.3%,10.6%,9.0%,5.0%和3.2%,该区域主要有3等地、4等地、5等地分布。[结论]该评价结果对皖江流域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分区评价
        2.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选择评价因子
    3.2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及隶属度
4 结果与分析
    4.1 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综合指数计算
    4.2 皖江流域平原区耕地地力等级分布及特征分析
    4.3 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耕地地力等级空间分布及特征分析
5 皖江流域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改良措施
    5.1 土壤养分状况空间分布及评价
    5.2 皖江流域不同耕地地力等级合理利用措施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六安市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研究[J]. 毛雪,陈良松,马友华,王静,唐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2]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墒情预测精度研究——以肥东县为例[J]. 李小刚,王静,马友华,林坡,张益,汪宗阳.  土壤通报. 2017(02)
[3]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评价与障碍因素诊断[J]. 张立江,汪景宽,裴久渤,李双异,安婷婷.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1)
[4]基于分区决策树的省级耕地地力评价——以山西省为例[J]. 张孟容,毕如田,赵建民,赵杰,刘蕾,张迁迁.  土壤通报. 2016(03)
[5]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付国珍,摆万奇.  资源科学. 2015(02)
[6]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及模型分析[J]. 闫一凡,刘建立,张佳宝.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5)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东港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 明亮.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04)
[8]基于GIS与模糊数学的县级耕地地力质量评价研究[J]. 王良杰,赵玉国,郭敏,张甘霖.  土壤. 2010(01)
[9]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 李希灿,王静,邵晓梅.  地理科学进展. 2009(03)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WOT方法改进与实例分析[J]. 胡群,刘文云.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03)



本文编号:3161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61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