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对赤拟谷盗化学通讯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03:18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一种重要储粮害虫,其复杂的食性给我国粮食仓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其对化学熏蒸剂磷化氢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寻找绿色安全高效的控制方法是目前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赤拟谷盗的化学通讯系统的变异为出发点,首先通过观察赤拟谷盗的交配行为,明确赤拟谷盗成虫的求偶节律。然后,在交配高峰期测定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雌雄虫之间的交配选择行为,明确信息素的释放源,筛选化学通讯行为有差异的地理种群,并进一步比较其信息素化学组成的差异。接着,对化学通讯差异显著的地理种群的肠道微生物进行16SrDNA高通量测序,结合微生物体外培养和生理生化测定,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明确肠道微生物与信息化合物组成差异的联系。最后,通过对赤拟谷盗的肠道微生物进行去除,以及特定肠道微生物的回接,验证特定肠道微生物对赤拟谷盗化学通讯的影响。结果如下:1.交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的交配行为具有显著的日节律和时节律。赤拟谷盗羽化后第一天即有交配行为的发生,羽化后第四天交配率最高。全天不同时段中,16:0018:00的交配率最高。在交配高峰期间,使...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赤拟谷盗危害及防治
1.2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的多样性
1.3 肠道微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1.3.1 消化食物,提供营养物质
1.3.2 提高昆虫的解毒和免疫能力
1.3.3 影响昆虫化学通讯
1.4 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 肠道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1.4.2 肠道共生菌功能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化学通讯行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赤拟谷盗的交配日节律和时节律
2.2.2 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选择行为的研究
2.2.3 赤拟谷盗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2.2.4 四种挥发物化学组分对赤拟谷盗引诱活性测定
2.2.5 数据统计
2.3 结果分析
2.3.1 赤拟谷盗交配节律研究
2.3.2 不同地理种群之间雄虫引诱力和雌虫感受反应力的差异
2.3.3 不同地理种群之间雌虫引诱力和雄虫感受反应力的差异
2.3.4 赤拟谷盗信息素组分活性测定
2.3.5 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挥发物化学组分的比较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试验试剂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赤拟谷盗肠道的提取和前处理
3.2.2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和检测
3.2.3 16S rDNA 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
3.2.4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2.5 可体外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
3.2.6 肠道可培养菌的菌落形态观察
3.2.7 可体外培养细菌16SrRNA基因的扩增
3.2.8 可体外培养细菌系统发育树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的16SrDNA序列优化和OUT聚类分析
3.3.2 赤拟谷盗肠道菌样品稀释曲线和Shannon曲线分析
3.3.3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群落种类及丰度分析
3.3.4 赤拟谷盗体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3.5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基因功能预测
3.3.6 传统培养法分离纯化可培养微生物
3.3.7 分离菌株16SrDNA克隆及测序
3.3.8 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进化树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赤拟谷盗化学通讯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试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肠道微生物药敏试验
4.2.2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的清除
4.2.3 可体外培养细菌的回接
4.2.4 环丙沙星处理和肠道细菌回接前后qPCR检测赤拟谷盗肠道细菌
4.2.5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雄虫引诱力的影响
4.2.6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雄虫信息素化学组分的影响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生素对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的清除效果
4.3.2 环丙沙星处理对赤拟谷盗肠道细菌丰度的影响
4.3.3 回接可培养细菌对赤拟谷盗肠道细菌丰度的影响
4.3.4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雄虫引诱力的影响
4.3.5 肠道微生物对赤拟谷盗信息素释放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赤拟谷盗地理分布研究[J]. 张涛,伍祎,柳丽君,赵紫华,汪中明,贺培欢,曹阳,李志红.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5)
[2]白星花金龟的羽化及交配行为[J]. 王萍莉,李小万,高朋,温俊宝. 植物保护. 2018(01)
[3]西花蓟马成虫昼间交配习性和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J].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昆虫学报. 2017(12)
[4]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性信息素成分差异分析[J]. 孙付存,孔祥波,张苏芳,王鸿斌,张真,刘福. 林业科学研究. 2017(06)
[5]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应用[J]. 张振宇,圣平,黄胜威,赵永顺,张宏宇. 生物资源. 2017(04)
[6]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 郭娜娜,李成功,郑园园,巫秀美,杨自忠,张敬新,赵昱.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03)
[7]不同抗药性水平二化螟幼虫中肠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昆虫学报. 2013(09)
[8]PCR快速检测布氏枸橼酸杆菌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 周昱,陈琼,孔繁德,吴德峰,赵冉,徐淑菲,连玉华,杨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05)
[9]小菜蛾幼虫中肠细菌的分离鉴定[J]. 夏晓峰,郑丹丹,林海兰,尤民生.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3)
[10]Dismate PE对印度谷螟的防治效果[J]. 于广威,王丽丽. 粮食储藏. 2013(02)
博士论文
[1]克里角梢小蠹发生规律与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D]. 高冠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暗黑鳃金龟不同发育阶段肠道微生物及糖苷水解酶多样性研究[D]. 圣平.华中农业大学 2014
[3]小菜蛾中肠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D]. 夏晓峰.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华山松大小蠹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幼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研究[D]. 胡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华美奥锹甲(Odontolabis fallaciosa)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 蒋宇.安徽大学 2018
[2]松墨天牛肠道细菌多样性和粘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特性的研究[D]. 傅慧静.福建农林大学 2017
[3]海南象白蚁肠道不同部位可培养厌氧及兼性厌氧菌多样性分析与两株乳球菌的鉴定[D]. 杨书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褐纹甘蔗象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其对宿主营养分配的影响[D]. 方亚.福建农林大学 2016
[5]外来广聚萤叶甲地理种群分化及连续产卵选择的初步研究[D]. 马立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4697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赤拟谷盗危害及防治
1.2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的多样性
1.3 肠道微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1.3.1 消化食物,提供营养物质
1.3.2 提高昆虫的解毒和免疫能力
1.3.3 影响昆虫化学通讯
1.4 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 肠道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1.4.2 肠道共生菌功能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化学通讯行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赤拟谷盗的交配日节律和时节律
2.2.2 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选择行为的研究
2.2.3 赤拟谷盗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2.2.4 四种挥发物化学组分对赤拟谷盗引诱活性测定
2.2.5 数据统计
2.3 结果分析
2.3.1 赤拟谷盗交配节律研究
2.3.2 不同地理种群之间雄虫引诱力和雌虫感受反应力的差异
2.3.3 不同地理种群之间雌虫引诱力和雄虫感受反应力的差异
2.3.4 赤拟谷盗信息素组分活性测定
2.3.5 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挥发物化学组分的比较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试验试剂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赤拟谷盗肠道的提取和前处理
3.2.2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和检测
3.2.3 16S rDNA 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
3.2.4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2.5 可体外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
3.2.6 肠道可培养菌的菌落形态观察
3.2.7 可体外培养细菌16SrRNA基因的扩增
3.2.8 可体外培养细菌系统发育树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的16SrDNA序列优化和OUT聚类分析
3.3.2 赤拟谷盗肠道菌样品稀释曲线和Shannon曲线分析
3.3.3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群落种类及丰度分析
3.3.4 赤拟谷盗体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3.5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基因功能预测
3.3.6 传统培养法分离纯化可培养微生物
3.3.7 分离菌株16SrDNA克隆及测序
3.3.8 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进化树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赤拟谷盗化学通讯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试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肠道微生物药敏试验
4.2.2 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的清除
4.2.3 可体外培养细菌的回接
4.2.4 环丙沙星处理和肠道细菌回接前后qPCR检测赤拟谷盗肠道细菌
4.2.5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雄虫引诱力的影响
4.2.6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雄虫信息素化学组分的影响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生素对赤拟谷盗肠道微生物的清除效果
4.3.2 环丙沙星处理对赤拟谷盗肠道细菌丰度的影响
4.3.3 回接可培养细菌对赤拟谷盗肠道细菌丰度的影响
4.3.4 特定肠道微生物对雄虫引诱力的影响
4.3.5 肠道微生物对赤拟谷盗信息素释放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赤拟谷盗地理分布研究[J]. 张涛,伍祎,柳丽君,赵紫华,汪中明,贺培欢,曹阳,李志红.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5)
[2]白星花金龟的羽化及交配行为[J]. 王萍莉,李小万,高朋,温俊宝. 植物保护. 2018(01)
[3]西花蓟马成虫昼间交配习性和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J].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昆虫学报. 2017(12)
[4]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性信息素成分差异分析[J]. 孙付存,孔祥波,张苏芳,王鸿斌,张真,刘福. 林业科学研究. 2017(06)
[5]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应用[J]. 张振宇,圣平,黄胜威,赵永顺,张宏宇. 生物资源. 2017(04)
[6]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 郭娜娜,李成功,郑园园,巫秀美,杨自忠,张敬新,赵昱.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03)
[7]不同抗药性水平二化螟幼虫中肠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昆虫学报. 2013(09)
[8]PCR快速检测布氏枸橼酸杆菌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 周昱,陈琼,孔繁德,吴德峰,赵冉,徐淑菲,连玉华,杨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05)
[9]小菜蛾幼虫中肠细菌的分离鉴定[J]. 夏晓峰,郑丹丹,林海兰,尤民生.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3)
[10]Dismate PE对印度谷螟的防治效果[J]. 于广威,王丽丽. 粮食储藏. 2013(02)
博士论文
[1]克里角梢小蠹发生规律与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D]. 高冠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暗黑鳃金龟不同发育阶段肠道微生物及糖苷水解酶多样性研究[D]. 圣平.华中农业大学 2014
[3]小菜蛾中肠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D]. 夏晓峰.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华山松大小蠹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幼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研究[D]. 胡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华美奥锹甲(Odontolabis fallaciosa)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 蒋宇.安徽大学 2018
[2]松墨天牛肠道细菌多样性和粘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特性的研究[D]. 傅慧静.福建农林大学 2017
[3]海南象白蚁肠道不同部位可培养厌氧及兼性厌氧菌多样性分析与两株乳球菌的鉴定[D]. 杨书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褐纹甘蔗象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其对宿主营养分配的影响[D]. 方亚.福建农林大学 2016
[5]外来广聚萤叶甲地理种群分化及连续产卵选择的初步研究[D]. 马立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4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6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