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模式与土壤肥力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5 22:38
  为了探讨可持续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旱作玉米种植试验,分析了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对照)4种种植模式的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评估种植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使玉米的生育节点提前,明显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模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各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双垄间作;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植株整体性状优于无膜覆盖双垄沟播,植株穗行数和行粒数在2种种植模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春季和秋季土壤肥力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秋季低于春季本底水平;在4个处理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以及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的春季和秋季土壤速效磷以及全磷含量差异显著,但秋季全磷含量高于春季水平,而秋季速效磷含量低于春季水平;在4个处理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以及全膜覆盖双垄间作的春季和秋季土壤速效钾... 

【文章来源】:北方农业学报. 2019,47(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材料与种植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4 土壤养分测定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3.1 不同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高寒区旱地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研究初探[J]. 胡奋山,张志力,郝保平,张春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11)
[2]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J]. 高秀清.  南方农业. 2016(06)
[3]我国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沟垄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蒙强,刘静霞,张恒嘉.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8)
[4]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雷雨田,彭立强,王欣欣,唐超,路耿新,任永峰,张三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01)
[5]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J]. 石斯佳,李芳花,郑文生.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4)
[6]近52年和林格尔气温和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J]. 郭永丽,滕彦国,翟远征,王金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01)
[7]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王红丽,张绪成,宋尚有,马一凡,于显枫,柳燕兰.  应用生态学报. 2011(10)
[8]旱地玉米抗旱覆膜方式研究[J].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唐小明,王立明.  核农学报. 2009(01)
[9]垄沟集水种植对土壤有效蓄水量及谷子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J]. 李永平,刘世新,贾志宽,聂俊峰,曹秀霞,李明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
[10]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侧向入渗特性[J]. 马金宝,毕建杰,张兴强,白清俊,张静,张艳妮.  灌溉排水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覆膜、施氮和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互作效应[D]. 李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D]. 孙学保.甘肃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0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70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