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的制备及其对雨养地区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09 15:09
土壤肥力较差和肥料利用效率较低是我国半干旱地区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低成本缓释肥料对提高大田作物生产力、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适合我国半干旱地区使用的缓释肥。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凹凸棒土是一种天然矿物质粘土,具有缓释性能,在我国储量大、价格低。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凹凸棒土分层环包肥料是否能够作为一种缓释肥应用于半干旱地区的作物。此肥料的制备结合了测土配方技术,根据玉米和马铃薯不同生长期需求计算所需化肥用量,分为三层并用凹凸棒土分层包膜,制备了三层肥料、三层包衣的分层环包缓释肥。这个设计既新颖又独特,通过每一层包膜缓慢释放的养分可以满足作物在整个生长季的需求。为了探索这种肥料的缓释和增产效果,于2010年和2011年开展了大田实验。2010年选取了四种肥料,包括包衣比例分别为20%和30%的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A20CF,A30CF),20%凹凸棒土与普通化肥混合成粒(A20MF),普通化肥无添加凹凸棒土(CK);2011年选取了三种肥料,包括包衣比例为30%的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A30CF)...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粮食安全问题
1.2 肥料应用现状
1.2.1 氮肥
1.2.2 磷肥
1.2.3 其他养分
1.3 缓释肥
1.3.1 硫包衣
1.3.2 聚合物包衣
1.3.3 超吸附材料包衣
1.3.4 缓释肥存在的问题
1.4 凹凸棒土
1.5 测土配方
1.6 研究区域的背景
1.7 玉米和马铃薯的需肥特性
1.8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测土配方施肥量的确定
2.1.1 玉米
2.1.1.1 按照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2.1.1.2 土壤养分供给量计算
2.1.1.3 施肥量的确定
2.1.1.4 养分在不同生育期的具体分配
2.1.2 马铃薯
2.1.2.1 按照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2.1.2.2 土壤养分供给量计算
2.1.2.3 施肥量的确定
2.1.2.4 养分在不同生育期的具体分配
2.2 肥料的制备
2.2.1 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的制备
2.2.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2 具体步骤
2.2.2 其他肥料的制备
2.3 实验地概况
2.4 实验设计
2.5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
3.1.1 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效果
3.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1.3 肥料利用效率
3.1.4 产量构成
3.1.5 土壤养分
3.2 马铃薯
3.2.1 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效果
3.2.2 叶片 NO~3-N含量
3.2.3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2.4 肥料利用效率
3.2.5 产量构成
3.2.6 土壤养分
第四章 讨论
4.1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的养分释放特征
4.2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3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对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J]. 张德奇,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郭瑞,吕凤荣. 耕作与栽培. 2010(03)
[2]坡缕石生态功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J]. 蔺海明,刘学周,王蒂,刘伟生,曹发魁,周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1)
[3]坡缕石包衣缓释肥对油菜经济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尚千涵,蔺海明,邱黛玉,刘伟生,罗春燕,曹发魁,宋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05)
[4]坡缕石包膜对尿素氮行为的影响[J]. 刘学周,蔺海明,王蒂,邱黛玉,金浩,张鹏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3)
[5]风化煤复合包裹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党建友,王秀斌,裴雪霞,杨峰,程麦凤,王姣爱,张定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06)
[6]浅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测土配方施肥[J]. 李峰,殷丽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08(05)
[7]榆中县双垄全膜沟播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何秀云.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2)
[8]Recent20Advances20on20the20Technologies20to20Increase20Fertilizer20Use20Efficiency[J]. YAN Xiang1, JIN Ji-yun1, 2, 3, HE Ping1, 2, 3 and LIANG Ming-zao2, 3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1, P.R.China 3 International Plant Nutrition Institute (IPNI) China Program, Beijing 100081, 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04)
[9]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 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侯红乾.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3)
[10]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蒋福祯. 农技服务. 2008(03)
本文编号:3177527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粮食安全问题
1.2 肥料应用现状
1.2.1 氮肥
1.2.2 磷肥
1.2.3 其他养分
1.3 缓释肥
1.3.1 硫包衣
1.3.2 聚合物包衣
1.3.3 超吸附材料包衣
1.3.4 缓释肥存在的问题
1.4 凹凸棒土
1.5 测土配方
1.6 研究区域的背景
1.7 玉米和马铃薯的需肥特性
1.8 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测土配方施肥量的确定
2.1.1 玉米
2.1.1.1 按照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2.1.1.2 土壤养分供给量计算
2.1.1.3 施肥量的确定
2.1.1.4 养分在不同生育期的具体分配
2.1.2 马铃薯
2.1.2.1 按照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2.1.2.2 土壤养分供给量计算
2.1.2.3 施肥量的确定
2.1.2.4 养分在不同生育期的具体分配
2.2 肥料的制备
2.2.1 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的制备
2.2.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2 具体步骤
2.2.2 其他肥料的制备
2.3 实验地概况
2.4 实验设计
2.5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
3.1.1 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效果
3.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1.3 肥料利用效率
3.1.4 产量构成
3.1.5 土壤养分
3.2 马铃薯
3.2.1 凹凸棒土分层环包缓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效果
3.2.2 叶片 NO~3-N含量
3.2.3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2.4 肥料利用效率
3.2.5 产量构成
3.2.6 土壤养分
第四章 讨论
4.1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的养分释放特征
4.2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3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对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凹凸棒土环包缓释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J]. 张德奇,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郭瑞,吕凤荣. 耕作与栽培. 2010(03)
[2]坡缕石生态功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J]. 蔺海明,刘学周,王蒂,刘伟生,曹发魁,周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1)
[3]坡缕石包衣缓释肥对油菜经济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尚千涵,蔺海明,邱黛玉,刘伟生,罗春燕,曹发魁,宋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05)
[4]坡缕石包膜对尿素氮行为的影响[J]. 刘学周,蔺海明,王蒂,邱黛玉,金浩,张鹏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3)
[5]风化煤复合包裹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党建友,王秀斌,裴雪霞,杨峰,程麦凤,王姣爱,张定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06)
[6]浅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测土配方施肥[J]. 李峰,殷丽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08(05)
[7]榆中县双垄全膜沟播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何秀云.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2)
[8]Recent20Advances20on20the20Technologies20to20Increase20Fertilizer20Use20Efficiency[J]. YAN Xiang1, JIN Ji-yun1, 2, 3, HE Ping1, 2, 3 and LIANG Ming-zao2, 3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1, P.R.China 3 International Plant Nutrition Institute (IPNI) China Program, Beijing 100081, 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04)
[9]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 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侯红乾.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3)
[10]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蒋福祯. 农技服务. 2008(03)
本文编号:3177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7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