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02:05
本文为获取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压缩过程中的应力松弛特性,以秸秆与薯渣的混合物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配比、秸秆粒度、压缩密度、压缩速率等试验因素条件下的应力松弛特性研究,探析各试验因素对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压缩过程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应力-应变试验及数据分析,获得了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曲线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将应力-应变曲线划分为松散、过渡、压紧三个阶段,同时确定了配比、秸秆粒度、压缩密度、压缩速率等试验因素,并分析了各因素对物料压缩时比能耗的影响。(2)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及数据分析,建立了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的应力松弛模型,即五元件广义Maxwell模型和分数阶模型,获得了用于描述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性的松弛时间、弹性模量等参数,得到了松弛过程中各试验因素对松弛比和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参数优化试验的试验因素及水平。(3)通过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的参数优化试验,获得了各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回归模型,得出各试验因素对比能耗影响的主次顺序:压缩密度>配比>秸秆粒度;对松弛比影响的主次顺序:配比>压缩密度>秸秆粒...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应力-应变试验研究
2.1 试验设备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2.4 试验分析方法
2.5 应力-应变试验结果分析
2.5.1 应力-应变曲线回归模型的建立
2.5.2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及阶段划分
2.6 比能耗的确定与分析
2.6.1 混合物料配比对比能耗的影响
2.6.2 秸秆粒度对比能耗的影响
2.6.3 压缩密度对比能耗的影响
2.6.4 压缩速率对比能耗的影响
2.7 小结
3 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性研究
3.1 试验方法
3.2 应力松弛模型的建立
3.2.1 广义Maxwell模型的建立
3.2.2 分数阶模型的建立
3.2.3 广义Maxwell模型和分数阶模型参数相关性分析
3.3 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性及成型能力分析
3.3.1 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应力松弛特性分析
3.3.2 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混合物料成型能力分析
3.3.3 应力松弛特性参数与松弛比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4 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4.1 参数优化试验方法
4.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4.2.1 比能耗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2 松弛比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3 分数阶阶数α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4 粘弹性系数k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5 各因素交互作用响应分析
4.3 参数优化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94901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应力-应变试验研究
2.1 试验设备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2.4 试验分析方法
2.5 应力-应变试验结果分析
2.5.1 应力-应变曲线回归模型的建立
2.5.2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及阶段划分
2.6 比能耗的确定与分析
2.6.1 混合物料配比对比能耗的影响
2.6.2 秸秆粒度对比能耗的影响
2.6.3 压缩密度对比能耗的影响
2.6.4 压缩速率对比能耗的影响
2.7 小结
3 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性研究
3.1 试验方法
3.2 应力松弛模型的建立
3.2.1 广义Maxwell模型的建立
3.2.2 分数阶模型的建立
3.2.3 广义Maxwell模型和分数阶模型参数相关性分析
3.3 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性及成型能力分析
3.3.1 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应力松弛特性分析
3.3.2 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混合物料成型能力分析
3.3.3 应力松弛特性参数与松弛比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4 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4.1 参数优化试验方法
4.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4.2.1 比能耗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2 松弛比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3 分数阶阶数α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4 粘弹性系数k回归模型与方差分析
4.2.5 各因素交互作用响应分析
4.3 参数优化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94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9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