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特征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14:2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也能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土壤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表层最大和最活跃的碳库,其微小波动会影响全球碳库的源汇效应。中国幅员辽阔,碳储量巨大,其在全球碳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我国土壤有机质的数量、组分和结构特征对于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和中部地区的土壤有机质数量、组分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阐述各个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特征,解析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地区间差异的影响,期望通过对我国主要地区土壤有机质特征论述,为未来各个地区的有机质研究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参考资料。
【文章来源】:土壤与作物. 2019,8(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数量变化特征
2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组分特征
3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研究
4 研究展望
4.1 土壤微生物代谢调控对有机质数量影响的深研究
4.2 有机质组分改变对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意义
4.3 SOM化学结构研究技术
4.4 区域研究的整合与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进展[J]. 李娜,盛明,尤孟阳,韩晓增. 土壤学报. 2019(04)
[2]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 韩晓增,李娜. 地理科学. 2018(07)
[3]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郝翔翔,严君,尤梦阳. 土壤与作物. 2018(02)
[4]东北黑土氨基糖研究与展望[J]. 陈旭,韩晓增,严君. 土壤与作物. 2018(01)
[5]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丁素荣,尤孟阳,严君,陈旭,周学超. 土壤与作物. 2017(02)
[6]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J]. 张久明,迟凤琴,韩锦泽,周宝库,匡恩俊. 土壤与作物. 2017(01)
[7]中国西南地区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星,段建军. 耕作与栽培. 2016(05)
[8]长期玉米连作下黑土各组分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J]. 张福韬,乔云发,苗淑杰,韩晓增.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0)
[9]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现状及控制因素[J]. 李金全,李兆磊,江国福,程浩,方长明.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10]中国西南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J]. 黄一敏,李心清,杨放,黄代宽,邢英. 地球与环境. 2016(01)
博士论文
[1]不同生态系统下黑土剖面有机质变化特征[D]. 郝翔翔.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2]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D]. 鲁艳红.湖南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对中性紫色土肥力变化的影响[D]. 冯牧野.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97904
【文章来源】:土壤与作物. 2019,8(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数量变化特征
2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组分特征
3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研究
4 研究展望
4.1 土壤微生物代谢调控对有机质数量影响的深研究
4.2 有机质组分改变对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意义
4.3 SOM化学结构研究技术
4.4 区域研究的整合与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进展[J]. 李娜,盛明,尤孟阳,韩晓增. 土壤学报. 2019(04)
[2]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 韩晓增,李娜. 地理科学. 2018(07)
[3]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郝翔翔,严君,尤梦阳. 土壤与作物. 2018(02)
[4]东北黑土氨基糖研究与展望[J]. 陈旭,韩晓增,严君. 土壤与作物. 2018(01)
[5]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丁素荣,尤孟阳,严君,陈旭,周学超. 土壤与作物. 2017(02)
[6]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J]. 张久明,迟凤琴,韩锦泽,周宝库,匡恩俊. 土壤与作物. 2017(01)
[7]中国西南地区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星,段建军. 耕作与栽培. 2016(05)
[8]长期玉米连作下黑土各组分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J]. 张福韬,乔云发,苗淑杰,韩晓增.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0)
[9]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现状及控制因素[J]. 李金全,李兆磊,江国福,程浩,方长明.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10]中国西南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J]. 黄一敏,李心清,杨放,黄代宽,邢英. 地球与环境. 2016(01)
博士论文
[1]不同生态系统下黑土剖面有机质变化特征[D]. 郝翔翔.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2]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D]. 鲁艳红.湖南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对中性紫色土肥力变化的影响[D]. 冯牧野.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97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9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