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小麦出库增湿调质工艺研发及实仓试验
发布时间:2021-06-09 03:28
为了解决小麦长时间储存后出库时的水分减量问题,通过自行研发设计的增湿调质机进行实仓增湿调质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增湿调质机在8 d的时间内将试验仓小麦最低水分由11.0%提升至11.82%,全仓平均水分由11.43%提升至12.13%,全仓水分梯度差由0.90%缩减至0.76%,具备较好的增湿调质效果,同时提升了全仓小麦的水分均匀度。
【文章来源】:粮食加工. 2019,44(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增湿调质机的示意图
郧氨?层粮温为31.4℃,调质结束后变化为25.9℃,降温效果明显,分析其重要原因为小麦中层的24℃粮温被推至了表层;而中层粮温由原来的24℃变化至23℃,基本变化不大;变化较大的为下层粮温由原来的19.6℃变化为28.3℃,主要是受增湿调质机的影响,26℃的高湿空气首先接触下层粮堆;总体来看全仓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3.2水分变化分析为更加深入地分析全仓水分的变化情况,分别对上、中、下三层的粮食水分变化情况进行了图表绘制,得到图2。图2上、中、下三层水分变化图由图2可知在试验开始前,小麦上、中、下层水分的最大梯度差为0.9%,同时水分梯度表现为下层水分<上层水分<中层水分,该水分梯度的行程是因为试验仓小麦自2016年进仓后,进行了2次的冬季正压通风降温作业,导致底层粮食水分损失严重;而表层水分11.4%主要是因为控制粮温在夏季较快速度的增长,仓库管理人员有条件地选择了低温低湿的天气进行粮面通风作业,其目的为有效地控制表层粮温的上升,但同时也导致了表层粮食水分的散失;中部两层受外界影响较小,故一直表现为比较稳定的粮食水分。图中水分突降点的出现是因为正压通风导致粮层温度向上方推移,上层水分受中层低温粮食的上推作用,从而出现了第二天水分降低的现象;而中层水分受底层低温粮食温度上推的影响第三天出现了水分减少的现象。通过增湿调质机对试验仓8d的增湿调质,上、中、下三层的粮食水分均有所提高,水分梯度表现为下层水分>中层水分>上层水分,小麦上中下层水分76
。总成本为19962.7元。的最大梯度差为0.76%,全仓粮食水分更加均匀,同时下层水分由原来的11%变化为12.58%,水分变化值较大;中层水分由11.9%变化为12.0%,基本保持不变;上层水分由11.4%变化为11.82%,水分有所提升。综上数据可以得出该增湿调质机采用正压鼓入的通风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底层因机械通风带来的粮食水分损失,同时有助于提升全仓粮食的水分均匀度。站在全仓平均的角度,我们绘制了全仓粮食平均水分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图3全仓平均水分变化图根据实验结果,全仓平均增水0.7%,按照总仓容3292t计算,合计增加粮食重量23.04t,按照该批次小麦出库价格2700元/t计算,合计增加62218.8元;根据以上数据折算,在确保粮食安全水分的基础上,共获得经济效益4.2万元。4讨论(1)从此次试验的结果来看,我单位自行研发的增湿调质机可以有效地提升粮食的水分,但是介于试验条件的影响及外界气温气湿的影响,对机器的整体控温增湿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特别是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粮食品种及水分的情况下,制冷水温的确定,出风口出风温度、湿度的对应关系等,有待进行进一步探索。(2)本次试验采用正压鼓风的方式,比较快速地提升了下层粮食的水分含量,但是不利于后期长期的储粮安全,故由该实验得出,正压通风增湿的方式比较适合于马上就要进行出库作业粮食,正常保管期限内的粮食不建议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增湿调质。(3)从该试验的经济效益方面分析,该试验可以较好地弥补因通风降温带来的水分减量问题
本文编号:3219825
【文章来源】:粮食加工. 2019,44(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增湿调质机的示意图
郧氨?层粮温为31.4℃,调质结束后变化为25.9℃,降温效果明显,分析其重要原因为小麦中层的24℃粮温被推至了表层;而中层粮温由原来的24℃变化至23℃,基本变化不大;变化较大的为下层粮温由原来的19.6℃变化为28.3℃,主要是受增湿调质机的影响,26℃的高湿空气首先接触下层粮堆;总体来看全仓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3.2水分变化分析为更加深入地分析全仓水分的变化情况,分别对上、中、下三层的粮食水分变化情况进行了图表绘制,得到图2。图2上、中、下三层水分变化图由图2可知在试验开始前,小麦上、中、下层水分的最大梯度差为0.9%,同时水分梯度表现为下层水分<上层水分<中层水分,该水分梯度的行程是因为试验仓小麦自2016年进仓后,进行了2次的冬季正压通风降温作业,导致底层粮食水分损失严重;而表层水分11.4%主要是因为控制粮温在夏季较快速度的增长,仓库管理人员有条件地选择了低温低湿的天气进行粮面通风作业,其目的为有效地控制表层粮温的上升,但同时也导致了表层粮食水分的散失;中部两层受外界影响较小,故一直表现为比较稳定的粮食水分。图中水分突降点的出现是因为正压通风导致粮层温度向上方推移,上层水分受中层低温粮食的上推作用,从而出现了第二天水分降低的现象;而中层水分受底层低温粮食温度上推的影响第三天出现了水分减少的现象。通过增湿调质机对试验仓8d的增湿调质,上、中、下三层的粮食水分均有所提高,水分梯度表现为下层水分>中层水分>上层水分,小麦上中下层水分76
。总成本为19962.7元。的最大梯度差为0.76%,全仓粮食水分更加均匀,同时下层水分由原来的11%变化为12.58%,水分变化值较大;中层水分由11.9%变化为12.0%,基本保持不变;上层水分由11.4%变化为11.82%,水分有所提升。综上数据可以得出该增湿调质机采用正压鼓入的通风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底层因机械通风带来的粮食水分损失,同时有助于提升全仓粮食的水分均匀度。站在全仓平均的角度,我们绘制了全仓粮食平均水分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图3全仓平均水分变化图根据实验结果,全仓平均增水0.7%,按照总仓容3292t计算,合计增加粮食重量23.04t,按照该批次小麦出库价格2700元/t计算,合计增加62218.8元;根据以上数据折算,在确保粮食安全水分的基础上,共获得经济效益4.2万元。4讨论(1)从此次试验的结果来看,我单位自行研发的增湿调质机可以有效地提升粮食的水分,但是介于试验条件的影响及外界气温气湿的影响,对机器的整体控温增湿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特别是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粮食品种及水分的情况下,制冷水温的确定,出风口出风温度、湿度的对应关系等,有待进行进一步探索。(2)本次试验采用正压鼓风的方式,比较快速地提升了下层粮食的水分含量,但是不利于后期长期的储粮安全,故由该实验得出,正压通风增湿的方式比较适合于马上就要进行出库作业粮食,正常保管期限内的粮食不建议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增湿调质。(3)从该试验的经济效益方面分析,该试验可以较好地弥补因通风降温带来的水分减量问题
本文编号:321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1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