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2016年达拉特旗淤地坝水毁原因及拦沙效果

发布时间:2021-06-26 18:43
  为核查淤地坝水毁原因及对入黄泥沙的影响,基于西柳沟和罕台川小流域19座淤地坝决口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得出2016年"8·17"暴雨降雨过程和入黄水沙的特征。针对淤地坝结构和运行特点,结合现场对淤地坝水毁情况尤其是决口部位冲蚀形态的详细查勘,从降雨以及淤地坝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淤地坝水毁原因,定性给出了淤地坝决口形式及拦沙效果。提出优化坝系布局和建设标准,改进放水建筑物结构并强化施工质量管理,重视预警预报等非工程措施建设等建议。 

【文章来源】: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9,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达拉特旗淤地坝水毁原因及拦沙效果


暴雨中心高头窑站1h降雨过程1.3淤地坝结构及水毁情况

淤地坝,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形式


18日8时杨家渠中型坝10.530.5614.9115.6510102011年漫决17日11时21分哈他土2号骨干坝12.6107.0047.8859.1230202010年溃决18日晚哈他土3号骨干坝14.6240.19107.41132.7830102012年溃决22日刀劳庆骨干坝14.178.3033.0345.2820102009年未决口无泄洪设施,而小乌兰斯太2号、3号坝只有坝体。坝体坝型为黄土均质坝,多为就地取用材料碾压而成。放水工程一般由进水口分级卧管段、消力池、无压涵管段及出口消能段组成,决口现场看到的主要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图3淤地坝放水工程结构形式1.3.2淤地坝水毁情况从现场看,淤地坝水毁主要表现为坝顶纵向裂缝、沉陷塌坑,坝坡水沟、台阶、滑坡等,放水设施消能段淘刷失稳、溯源冲刷、断开散落等,严重者导致坝体决口。当地上报有21座淤地坝决口,但经现场复核有2座并未决口,分别是张二沟中型坝和小乌兰斯太3号小型坝。决口的19座淤地坝中有骨干坝12座、中型坝5座、小型坝2座,全部分布在西柳沟和罕台川两个流域,占该区域淤地坝总数的11%,见表1、表2。所调查淤地坝涉及西柳沟流域乌兰斯太沟、黑塔沟、哈他土沟3个坝系和罕台川流域纳林沟、合同沟、河洛图3个坝系。淤地坝决口造成下游部分道路桥梁冲毁,所幸人员撤离及时未造成伤亡。根据现场最高洪水位痕迹、坝坡冲蚀、放水设施散落位置及口门处形态等,将决口形式分为漫决和溃决两种。漫决由洪水漫顶导致,溃决因坝基、坝体或放水设施土石接合部渗透破坏导致。决口的19座中10座为漫决,9座为溃决。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及其时效性[J]. 刘晓燕,高云飞,马三保,董国涛.  水利学报. 2018(02)
[2]沙棘柔性坝对砒砂岩沟道泥沙粒径分布及有机质影响[J]. 王浩,杨方社,李怀恩,刘兴誉,马艺坤,张鸿敏,韩琛.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3]陕北子洲县“7·26”特大暴雨引发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调查[J]. 王楠,陈一先,白雷超,王灏霖,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4)
[4]2013年暴雨过程中黄土高原淤地坝受损原因分析及建议[J]. 秦鸿儒,孙浩,刘正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14(03)
[5]从吕梁“9·19”特大暴雨洪水看淤地坝的防洪减灾作用[J]. 王保清,卫三平,张淑珍.  中国水土保持. 2011(07)
[6]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探讨[J]. 康玲玲,董飞飞,王云璋,陈江南,鲍宏,戴明英,曾茂林.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02)
[7]利用蓄水设施开发淤地坝水资源初探[J]. 韩玉峰.  水利经济. 2004(06)
[8]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运行管理调查研究[J]. 秦鸿儒,刘正杰,陈江南.  人民黄河. 2004(07)
[9]关于修建漏水水库的建议[J]. 沈珠江.  中国水利. 2002(03)
[10]淤地坝系水资源系统分析模型研究[J]. 左仲国,董增川,王好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251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51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