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湿地春夏季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08:28
为了研究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春季和夏季不同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该文对春、夏两季中4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及底泥的细菌16S rDNA基因V4+V5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两季中共检出细菌有57门、78纲、146目、239科、452属和268种,其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要门类,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为主要纲类。春季植物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夏季,从植物种类上看,春、夏季的芦苇相似性最高,苦草的差异性最大,其次是华克拉莎;与植物根际土壤菌种分布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有:水质温度、水质总氮(TN)、根际土壤TN、根际土壤总有机碳(TOC)、根际土壤Cu。对细菌多样性产生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质温度、溶解氧、根际土壤TOC、根际土壤Mn。从植物根际土壤菌种多样性分析上看,多种植美人蕉对改善会仙湿地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4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根际土壤细菌DNA提取、PCR扩增及纯化
1.3 文库对比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质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2.2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
2.2.1 门水平
2.2.2 纲水平
2.3 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2.4 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5 环境因子和主要优势菌种的冗余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会仙湿地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J]. 李路祥,李金城,韦春满,周姣,张琴,刘辉利,王俊,乔政皓.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03)
[2]广西会仙岩溶湿地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J]. 彭聪,巴俊杰,胡芬,潘晓东,焦友军,任坤,曾洁,梁嘉鹏.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7)
[3]广西会仙湿地不同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凃月,李海翔,姜磊,董堃,王敦球.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2)
[4]武昌湖典型退化湿地菰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J]. 刘赵文,周葆华,寇乐勇,刘海军,赵宽. 地球与环境. 2018(04)
[5]Cu2+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增殖及其转化人参皂苷的影响[J]. 肖茹雪,臧埔,郜玉钢,赵岩,祝洪艳,何忠梅,杨鹤,刘双利,张连学. 食品科学. 2018(10)
[6]野鸭湖湿地芦苇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磷素形态关系[J]. 滕泽栋,李敏,朱静,宋明阳. 环境科学. 2017(11)
[7]鄱阳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功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金笑,寇文伯,于昊天,刘亚军,马燕天,吴兰.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4)
[8]北京市白河湿地香蒲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J]. 刘炜,郭羿宏,张瑞杰,郭逍宇. 湿地科学. 2016(05)
[9]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J]. 周文杰,吕德国,秦嗣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3)
[10]鄱阳湖流域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J]. 赵思颖,倪才英,符文昌,王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本文编号:3275563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4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根际土壤细菌DNA提取、PCR扩增及纯化
1.3 文库对比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质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2.2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
2.2.1 门水平
2.2.2 纲水平
2.3 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2.4 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5 环境因子和主要优势菌种的冗余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会仙湿地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J]. 李路祥,李金城,韦春满,周姣,张琴,刘辉利,王俊,乔政皓.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03)
[2]广西会仙岩溶湿地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J]. 彭聪,巴俊杰,胡芬,潘晓东,焦友军,任坤,曾洁,梁嘉鹏.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7)
[3]广西会仙湿地不同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凃月,李海翔,姜磊,董堃,王敦球.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2)
[4]武昌湖典型退化湿地菰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J]. 刘赵文,周葆华,寇乐勇,刘海军,赵宽. 地球与环境. 2018(04)
[5]Cu2+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增殖及其转化人参皂苷的影响[J]. 肖茹雪,臧埔,郜玉钢,赵岩,祝洪艳,何忠梅,杨鹤,刘双利,张连学. 食品科学. 2018(10)
[6]野鸭湖湿地芦苇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磷素形态关系[J]. 滕泽栋,李敏,朱静,宋明阳. 环境科学. 2017(11)
[7]鄱阳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功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金笑,寇文伯,于昊天,刘亚军,马燕天,吴兰.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4)
[8]北京市白河湿地香蒲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J]. 刘炜,郭羿宏,张瑞杰,郭逍宇. 湿地科学. 2016(05)
[9]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J]. 周文杰,吕德国,秦嗣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3)
[10]鄱阳湖流域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J]. 赵思颖,倪才英,符文昌,王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本文编号:3275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7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