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氨氧化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1:30
氨氧化作用是土壤硝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对土壤生态系统中的N素循环有重要作用。该过程主要由氨氧化微生物驱动。目前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不同生境非可培养氨氧化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而对土壤自养与异养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AOB)的传统分离与其氨氧化特性研究较为缺乏。尽管自养型氨氧化细菌是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重要微生物群,但因其在培养基中生长缓慢,不易分离,阻碍了其生理活性及氮素转化功能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类型AOB在氨氧化过程中的贡献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应用硅胶平板方法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针对苹果园土壤中的AOB菌株进行了富集、分离、筛选与生物学鉴定;同时,通过检测温度、pH值、附着物等环境因素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探析自养与异养氨氧化细菌的硝化潜能。研究结果表明,从苹果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18株具有氨氧化活性的细菌菌株,经初筛与复筛获得4株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个体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菌株均为短杆菌,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菌株SY5-4菌体大小为1.09×0.69μm, SY11-1...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氨氧化细菌研究现状
1.1.1 氨氧化过程
1.1.2 氨氧化细菌的分类
1.1.3 氨氧化相关酶与基因
1.1.4 氨氧化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1.1.5 氨氧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1.2 环境因子对细菌氨氧化能力的影响
1.3 苹果果园土壤生境与氨氧化微生物特征
1.3.1 施肥与果园酸性土壤
1.3.2 土壤pH降低与作物生长
1.3.3 土壤pH降低与氨氧化微生物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苹果园土壤中优势氨氧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4 氨氧化细菌的富集培养与分离纯化
2.1.5 氨氧化细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富集、分离与纯化
2.2.2 氨氧化细菌的鉴定
2.2.3 AOB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苹果园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活性影响因子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初始氨浓度对菌株氨氧化活力的影响
3.1.4 pH值对菌株氨氧化活力的影响
3.1.5 湿度对菌株氨氧化活为的影响
3.1.6 附着物对菌株氨氧化活力的影响
3.1.7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 结果
3.2.1 初始氨浓度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2 pH值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3 温度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4 附着物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5 生长曲线测定
3.4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发表文章
本文编号:3292739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氨氧化细菌研究现状
1.1.1 氨氧化过程
1.1.2 氨氧化细菌的分类
1.1.3 氨氧化相关酶与基因
1.1.4 氨氧化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1.1.5 氨氧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1.2 环境因子对细菌氨氧化能力的影响
1.3 苹果果园土壤生境与氨氧化微生物特征
1.3.1 施肥与果园酸性土壤
1.3.2 土壤pH降低与作物生长
1.3.3 土壤pH降低与氨氧化微生物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苹果园土壤中优势氨氧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4 氨氧化细菌的富集培养与分离纯化
2.1.5 氨氧化细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富集、分离与纯化
2.2.2 氨氧化细菌的鉴定
2.2.3 AOB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苹果园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活性影响因子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初始氨浓度对菌株氨氧化活力的影响
3.1.4 pH值对菌株氨氧化活力的影响
3.1.5 湿度对菌株氨氧化活为的影响
3.1.6 附着物对菌株氨氧化活力的影响
3.1.7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 结果
3.2.1 初始氨浓度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2 pH值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3 温度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4 附着物对菌株氨氧化活性的影响
3.2.5 生长曲线测定
3.4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发表文章
本文编号:3292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9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