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长期磷肥不均投入下黄土高原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与土壤性质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0 16:44
  由于科学施肥指导工作和生产实际的脱节,过量施用磷肥的现象普遍存在,进而造成大量磷素在土壤中累积。准确评价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是土壤磷素科学管理的基础。国际上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和传统方法相比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土壤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以黄土高原具有代表性的60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Olsen法和DGT技术评价多年磷肥投入不均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磷储量及其有效性现状,研究了DGT技术测定的DGT-P与全磷、Olsen-P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通径分析探究了土壤磷素有效性和土壤相关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磷素分布不均匀,缺磷与富磷现象并存,富磷土壤主要是耕地样品。磷素活化系数(Olsen-PAC)小于2.0%的土壤样品占76.67%,绝大部分土壤样品磷素有效性低。耕地磷肥投入量过高,活化土壤中的无效磷是黄土高原地区磷素科学管理的主要目标。土壤DGT-P与全磷、Olsen-P呈显著相关性(P<0.01)。黏粒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直接影响最大,对Olsen-PAC的影响为正效应,对DGT法测定的磷素活化系数(DGT-PAC)的影响为负效应。土壤黏粒含量越高,有...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19,3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长期磷肥不均投入下黄土高原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与土壤性质关系分析


图2DGT技术测定的磷与传统全磷、Olsen-P的关系2.3土壤相关理化指标与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关系关理化指标对Olsen-PAC的直接影响作用表现为: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王永壮,陈欣,史奕,鲁彩艳.  生态学杂志. 2018(07)
[2]长期施肥黄绵土有效磷含量演变及其与磷素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关系[J].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1)
[3]解磷微生物对土壤磷资源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滕泽栋,李敏,朱静,宋明阳.  土壤通报. 2017(01)
[4]中国化肥投入区域差异及环境风险分析[J]. 刘钦普.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5]农田土壤中磷素有效性及影响因素[J]. 王永壮,陈欣,史奕.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6]河北潮土磷素状态的研究[J]. 李学敏,张劲苗.  土壤通报. 1994(06)



本文编号:3293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93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9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