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秦岭巴山耕作区土壤有效磷与磷肥试验相对产量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21:29
  依托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数据库以及大量"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分析了秦岭巴山耕作区近30 a间土壤有效磷的变化情况,评价了5种农作物磷肥试验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目前该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8.1 mg/kg,达到中等磷水平;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肥效试验平均相对产量分别为85.7%、85.5%、88.7%、84.3%、86.0%,说明该区域在目前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下,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相对产量80%~85%的生长需求。基于土壤有效磷含量已达中等偏高水平及当前农作物磷肥相对产量值,参照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机理以及作物吸磷特性,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5mg/kg,特别是低于10mg/kg的低肥力农田,建议全部磷肥分为基肥、追肥两次施用;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20mg/kg,特别是有效磷高于30mg/kg的高肥力农田,只追施部分或少量磷肥,充分利用土壤有效磷,开发活化被固定的磷素资源,提高磷肥利用率,避免农业资源浪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土壤. 2019,5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秦岭巴山耕作区土壤有效磷与磷肥试验相对产量关系研究


土壤有效磷与小麦磷肥田间试验相对产量的关系Fig.1CorrelationbetweensoilavailablePandrelativeyieldofwheat

分布图,相对产量,土壤有效磷,磷肥


圆?康男枨蟆?图1土壤有效磷与小麦磷肥田间试验相对产量的关系Fig.1CorrelationbetweensoilavailablePandrelativeyieldofwheat2.3玉米磷肥肥效试验2008—2012年,秦巴耕作区玉米磷肥“3414”肥效试验共计68组,所有试验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19.3mg/kg,其中<15mg/kg的试验18组、15~25mg/kg36组、>25mg/kg14组;玉米磷肥试验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平均值为85.5%,其中<80%的试验有14组、80%~90%34组、>90%20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玉米相对产量拟合分布图如图2所示,得到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0.0011x2+0.7935x+69.778,r=0.7605,经查表可知,当自由度n=67、α=0.01时,相关系数r为0.30814,该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度达到极显著水平。图2土壤有效磷与玉米磷肥田间试验相对产量的关系Fig.2CorrelationbetweensoilavailablePandrelativeyieldofcorn以相对产量80%、85%、90%和100%为标准,将其代入上述回归方程,求出相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3.1、19.7、26.5、40.3mg/kg,可见,当前

分布图,相对产量,磷肥,土壤有效磷


第5期杨小敏等:秦岭巴山耕作区土壤有效磷与磷肥试验相对产量关系研究891http://soils.issas.ac.cn该区域土壤有效磷水平可以满足玉米80%相对产量的需求。2.4水稻肥效试验2008—2012年,秦巴耕作区水稻磷肥“3414”肥效试验共计45组,所有试验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21.3mg/kg,其中<15mg/kg的8组、15~25mg/kg22组、>25mg/kg15组;水稻磷肥试验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平均值为88.7%,其中80%~90%有24组、>90%21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相对产量拟合分布图如图3所示,得到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0.0051x2+0.4725x+81.226,r=0.764,经查表可知,当自由度n=44、α=0.01时,相关系数r为0.37608,该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度达到极显著水平。以相对产量85%和90%为标准,将其代入上述回归方程,求出相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8.8、25.7mg/kg,可见,当前该区域土壤有效磷水平可以满足水稻85%相对产量的需求。图3土壤有效磷与水稻磷肥田间试验相对产量的关系Fig.3CorrelationbetweensoilavailablePandrelativeyieldofrice2.5油菜肥效试验油菜磷肥“3414”肥效试验共计52组,所有试验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8.5mg/kg,其中<15mg/kg的有15组、15~25mg/kg28组、>25mg/kg9组;油菜磷肥试验缺磷处理相对产量平均值为84.3%,<80%的试验有11组、80%~90%30组、90%11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相对产量拟合分布图如图4所示,得到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0.0225x2+1.6136x+63.227,r=0.6091,经查表可知,当自由度n=51、α=0.01时,相关系数r为0.35086,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中盆地水稻土有效磷丰缺指标探讨[J]. 何文,杨小敏,王琳,高鹏,姚远.  陕西农业科学. 2018(06)
[2]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增产效应与肥料利用效率[J]. 闫湘,金继运,梁鸣早.  土壤. 2017(06)
[3]长期施肥黄绵土有效磷含量演变及其与磷素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关系[J].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1)
[4]长期施肥红壤性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对磷盈亏的响应[J]. 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谢坚,杨曾平.  土壤学报. 2017(06)
[5]磷肥后移与减量对水稻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龚海青,张敬智,陈晨,郜红建,常江,章力干,丁玉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6]中国若干区域玉米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J]. 孙洪仁,赵雅晴,曾红,刘江扬,原大山.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02)
[7]配方施肥及磷肥后移对单季稻磷素利用效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李鹏,张敬智,魏亚,常江,郜红建,章力干,丁玉宇.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1)
[8]水磷一体化对磷素有效性与磷肥利用率的影响[J]. 王静,叶壮,褚贵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1)
[9]中南丘陵旱地磷肥减量对不同形态磷素养分淋失的影响[J]. 龚蓉,刘强,荣湘民,张玉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5)
[10]千岛湖库区农地土壤磷的固定与释放特性的研究[J]. 吴崇书.  土壤通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及环境影响研究[D]. 李学平.西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磷肥运筹对滴灌稻田土壤磷素转化、分布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D]. 高志建.石河子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04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04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