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区坡耕地几种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08:08
我国东北黑土区作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其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早已备受关注。【目的】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强度,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方法】在10°坡径流小区上,对比分析了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坡面产流、土壤侵蚀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竹节垄Ⅱ与横坡耕作相比,产流起始时间延长38 min,单次降雨径流量减少57.1%,产沙量减少51.9%;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89%、11.48%、16.54%、21.75%。【结论】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横坡耕作、竹节垄Ⅰ、竹节垄Ⅱ较顺坡耕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流减沙作用,竹节垄Ⅱ效果最为明显。
【文章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2019,38(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竹节垄措施模式图1.3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关兴利. 农业与技术. 2018(20)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颜色地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J]. 吴贤忠,赵锦梅,李毅,董建国,汪有科.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7)
[3]紫色土坡耕地水分运移及胶体颗粒的输出动态研究[J]. 张维,吕玉娟,唐翔宇.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2)
[4]耕作方式对豫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笑培,周新国,王静丽,樊向阳,黄仲冬,杨慎骄,王和洲.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9)
[5]免耕不同留茬覆盖对旱作燕麦田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J]. 王润莲,刘景辉,张志栋,刘慧军. 灌溉排水学报. 2016(11)
[6]小型红壤坡面土壤含水率时空特性研究[J]. 金鑫,牛志强,王春振,谢斯琴,李世东.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7)
[7]红壤低丘坡耕地垄作草垱区田的种植效应试验[J]. 谢庭生,谢树春,赵玲,杨安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06)
[8]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J]. 陈伟,魏永霞,王存国,王晓艳.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6)
[9]黑土坡耕地几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研究[J]. 齐智娟,张忠学,杨爱峥.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5)
[10]水土保持新技术——垄向区田的基本原理及运用[J]. 沈昌蒲,刘立意,王秋华,温锦涛,尹大庆,冯江,张影微. 中国水土保持. 2007(10)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 曹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8951
【文章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2019,38(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竹节垄措施模式图1.3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关兴利. 农业与技术. 2018(20)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颜色地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J]. 吴贤忠,赵锦梅,李毅,董建国,汪有科.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7)
[3]紫色土坡耕地水分运移及胶体颗粒的输出动态研究[J]. 张维,吕玉娟,唐翔宇.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2)
[4]耕作方式对豫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张笑培,周新国,王静丽,樊向阳,黄仲冬,杨慎骄,王和洲.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9)
[5]免耕不同留茬覆盖对旱作燕麦田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J]. 王润莲,刘景辉,张志栋,刘慧军. 灌溉排水学报. 2016(11)
[6]小型红壤坡面土壤含水率时空特性研究[J]. 金鑫,牛志强,王春振,谢斯琴,李世东.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7)
[7]红壤低丘坡耕地垄作草垱区田的种植效应试验[J]. 谢庭生,谢树春,赵玲,杨安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06)
[8]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J]. 陈伟,魏永霞,王存国,王晓艳.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6)
[9]黑土坡耕地几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研究[J]. 齐智娟,张忠学,杨爱峥.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5)
[10]水土保持新技术——垄向区田的基本原理及运用[J]. 沈昌蒲,刘立意,王秋华,温锦涛,尹大庆,冯江,张影微. 中国水土保持. 2007(10)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 曹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8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0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