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典型黄土塬区不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31 22:12
  基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塬区2014-2016年的自然降雨数据及5种植被措施(乔木、灌木、撂荒、人工种草、耕地)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措施下的黄土坡地水土流失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集中于4-10月份,其中引发水土流失的侵蚀性降雨集中于7月、8月。(2)根据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及降雨总量可将侵蚀性降雨分为5种类型,其中小雨量、小雨强类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类型;降雨强度最大的Ⅴ雨型降雨侵蚀力最大,降雨量最大的Ⅰ雨型降雨侵蚀力次之,而Ⅱ雨型降雨侵蚀力最低;Ⅴ雨型在观测期内产流产沙量最大。(3)5种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均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应,在不同类型降雨下不同植物措施减沙率和减流率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19,34(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监测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降雨特征及侵蚀性降雨分类
        2.1.1 降雨特征分析
        2.1.2 侵蚀性降雨分类
    2.2 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性分析
    2.3 典型植被措施在不同类型降雨下的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2.3.1 典型植被措施在不同类型降雨下的减沙效应分析
        2.3.2 典型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的减流效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端暴雨洪水及侵蚀产沙对延河流域植被恢复响应的比较研究[J]. 顾朝军,穆兴民,孙文义,高鹏,赵广举.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0)
[2]伊犁河谷5种土壤管理措施减流减沙效果分析[J]. 李晓原,张文太,李建贵,仲亚婷,苏悦,赵婧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3)
[3]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坡地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侵蚀特征[J]. 赵珩钪,曹斌挺,焦菊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3)
[4]北京北部褐土区2种典型植物措施减流减沙效应[J]. 王葆,程金花,王文凯,马俊明.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5]不同植被下降雨类型对红壤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J]. 王小博,朱永清,吴宜进,刘晴日,葛咏,吴曼.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2)
[6]不同雨型下紫色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J]. 马星,郑江坤,王文武,陈鑫,秦伟,单志杰,郎登潇,廖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7]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 赵安周,张安兵,刘海新,刘焱序,王贺封,王冬利.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3)
[8]太行山土石山区侵蚀性降雨对典型植物措施产流产沙的影响[J]. 高磊,饶良懿,崔飞波,李志斌,杜柳红,刘利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J]. 刘国彬,王兵,卫伟,蔡进军,陈云明,毕华兴,刘广全,魏安智.  生态学报. 2016(22)
[10]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J]. 高海东,李占斌,李鹏,贾莲莲,徐国策,任宗萍,庞国伟,赵宾华.  地理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331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1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