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以宁都县还安小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9 16:21
  为解决红砂岩特殊地质力学特性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问题,对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重要基础成果,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都县还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典型案例,将红砂岩侵蚀劣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采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分区进行设计,完成了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具体实践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在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展示区、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示范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实施,对侵蚀坡面进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优化配置,形成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还安小流域治理度达到86%。实践证明,生态恢复和农林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遏制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可为红砂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2019,(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小流域概况
2 小流域治理难点与技术创新点
    2.1 治理难点
        (1)立地条件恶劣。
        (2)定位要求较高。
    2.2 技术创新点
        2.2.1 理念创新
            (1)以“五位一体”技术体系为支撑,带动小流域重点治理。
            (2)建立“两轴引领”“三区鼎立”的防治格局。
        2.2.2 技术集成
        2.2.3 机制创新
            (1)自主创建民办公助式新模式。
            (2)科研工作站。
3 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体系
    3.1 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展示区
    3.2 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示范开发区
    3.3 生态功能保护区
    3.4 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化的治理措施
4 设计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水保院为县级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宣讲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知识[J]. 张利超.  中国水土保持. 2019(02)
[2]《宁都县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顺利通过专家审查[J]. 张利超.  中国水土保持. 2018(12)
[3]江西省小流域治理林草工程设计标准探讨[J]. 张利超,葛佩琳,谢颂华,喻荣岗,钱堃.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05)
[4]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J]. 喻荣岗,张利超,李高峰,符广东.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8)
[5]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成效[J]. 张利超,葛佩琳,李高峰,符广东,宋月君.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6)
[6]土壤侵蚀:从综合治理到生态调控[J]. 史志华,王玲,刘前进,张含玉,黄萱,方怒放.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2)
[7]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J]. 史志华,杨洁,李忠武,李勇,程栋梁,袁再建.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8]江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历程及成效[J]. 何长高,刘茂福,张利超,张立存.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8)
[9]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复核和划分[J]. 张利超,谢颂华.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1)
[10]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J]. 张利超.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2)

硕士论文
[1]红砂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 张年胜.长沙理工大学 2012
[2]降雨条件下赣南红砂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 陈春华.江西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2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32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