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路径探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4 17:27
毕业论文在地方应用型农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以安徽科技学院农科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毕业论文改革应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应提前至大二学期,根据学生发展动向和创新特点而设计不同的毕业论文课题,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育"四型人才"。注重过程和毕业论文答辩考核,逐步构建和地方应用型农业高校相适应的毕业论文改革路径,最大功效的发挥毕业论文对农科人才的培养和支撑作用。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毕业论文在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1 毕业论文是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
1.2 毕业论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农学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
2 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毕业论文改革顺应了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态势
2.2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快毕业论文改革
2.3 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加快改革
3 毕业论文改革的举措
3.1 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题
3.1.1 加大动员宣传,让学生充分认知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
3.1.2 帮助学生端正毕业论文实习态度,早日确立“兴趣点”。
3.1.3 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
3.2 重新确立毕业论文实习最佳开始时间
3.3 根据学生发展动向和创新特点,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育“四型人才”
3.3.1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发现拔尖人才。
3.3.2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
3.3.3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复合型人才。
3.3.4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专业型人才。
3.4 改革毕业论文考核方式
3.4.1 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3.4.2 注重过程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考核。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刘春桃,柳松. 高等农业教育. 2018(06)
[2]高等农业教育“一懂两爱”理念的实现[J]. 杨玉富,王冬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J]. 胡永万.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4)
[4]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培养吗——基于本科四年发展数据的动态分析[J]. 刘霄,蒋承.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9)
[5]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J]. 钱兵. 江苏高教. 2017(10)
[6]构建“双创四驱”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于山东农业大学的实践与探究[J]. 朱莉. 中国农业教育. 2016(06)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需求方向及对策研究[J]. 段海明,余利,黄伟东,余海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7)
[8]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 陈晓阳. 高等农业教育. 2013(02)
[9]本科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赵桂龙,缪培仁,丁为民. 高等农业教育. 2012(01)
[10]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解决路径[J]. 陈金湘,官春云,罗丽华,崔国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本文编号:3342882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毕业论文在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1 毕业论文是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
1.2 毕业论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农学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
2 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毕业论文改革顺应了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态势
2.2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快毕业论文改革
2.3 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加快改革
3 毕业论文改革的举措
3.1 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题
3.1.1 加大动员宣传,让学生充分认知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
3.1.2 帮助学生端正毕业论文实习态度,早日确立“兴趣点”。
3.1.3 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
3.2 重新确立毕业论文实习最佳开始时间
3.3 根据学生发展动向和创新特点,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育“四型人才”
3.3.1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发现拔尖人才。
3.3.2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
3.3.3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复合型人才。
3.3.4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专业型人才。
3.4 改革毕业论文考核方式
3.4.1 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3.4.2 注重过程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考核。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刘春桃,柳松. 高等农业教育. 2018(06)
[2]高等农业教育“一懂两爱”理念的实现[J]. 杨玉富,王冬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J]. 胡永万.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4)
[4]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培养吗——基于本科四年发展数据的动态分析[J]. 刘霄,蒋承.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9)
[5]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J]. 钱兵. 江苏高教. 2017(10)
[6]构建“双创四驱”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于山东农业大学的实践与探究[J]. 朱莉. 中国农业教育. 2016(06)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需求方向及对策研究[J]. 段海明,余利,黄伟东,余海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7)
[8]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 陈晓阳. 高等农业教育. 2013(02)
[9]本科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赵桂龙,缪培仁,丁为民. 高等农业教育. 2012(01)
[10]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解决路径[J]. 陈金湘,官春云,罗丽华,崔国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本文编号:3342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4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