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氮素组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6 06:23
为探明控制灌溉模式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稻田表层土壤氮素组成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寒地黑土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进行了田间连续定位试验,试验秸秆还田量设置为有秸秆还田(还田量为6 t/hm2)和无秸秆还田2个水平,全生育期施氮量设置N0(0 kg/hm2)、N1(85 kg/hm2)、N2(110 kg/hm2)和N3(135 kg/hm2)) 4个水平,共8个处理。基于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秸秆还田后,稻田土壤表层总可溶性氮组分分配比例,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可溶性有机氮(SON)、δ15N含量变化以及与土壤表层总可溶性氮含量的相关性。2年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模式下,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表层可溶性有机氮占总可溶性氮的比例、氮矿化量以及δ15N含量。施加秸秆各施氮量处理土壤表层SON含量均低于无秸秆处理,其中N3...
【文章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9,50(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影响
2.2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总可溶性氮分配比例变化的影响
2.3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氮矿化量的影响
2.4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δ15N含量的影响
2.5 控制灌溉下土壤表层总可溶性氮与氮组分以及δ15N含量的相关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J]. 董林林,王海侯,陆长婴,金梅娟,朱兴连,沈园,沈明星.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水氮调控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素分布与有效性的影响[J]. 张忠学,陈鹏,聂堂哲,姜浩,孟翔燕,杨军明. 农业机械学报. 2018(11)
[3]土壤氮素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 寇恒.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02)
[4]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与玉米生长的影响[J]. 侯贤清,李荣,吴鹏年,李培富,王西娜.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9)
[5]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华北平原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J]. 濮超,刘鹏,阚正荣,祁剑英,马守田,赵鑫,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9)
[6]施肥类型和水热变化对农田土壤氮素矿化及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J]. 田飞飞,纪鸿飞,王乐云,郑西来,辛佳,能惠. 环境科学. 2018(10)
[7]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8)
[8]连续施用不同量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组分及δ15N的影响[J]. 郭康莉,张水勤,冀拯宇,刘晓,周吉祥,姜慧敏,杨俊诚,李桂花,张建峰. 同位素. 2018(02)
[9]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J]. 吕盛,王子芳,高明,黄容,田冬.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10]猪场废水灌溉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与氮平衡的影响[J]. 杜臻杰,齐学斌,李平,黄仲冬,高青,胡艳玲.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8)
博士论文
[1]水稻节水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D]. 程建平.华中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水稻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成分动态及其迁移规律[D]. 杨静.福建农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86923
【文章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9,50(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影响
2.2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总可溶性氮分配比例变化的影响
2.3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氮矿化量的影响
2.4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表层δ15N含量的影响
2.5 控制灌溉下土壤表层总可溶性氮与氮组分以及δ15N含量的相关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J]. 董林林,王海侯,陆长婴,金梅娟,朱兴连,沈园,沈明星.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水氮调控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素分布与有效性的影响[J]. 张忠学,陈鹏,聂堂哲,姜浩,孟翔燕,杨军明. 农业机械学报. 2018(11)
[3]土壤氮素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 寇恒.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02)
[4]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与玉米生长的影响[J]. 侯贤清,李荣,吴鹏年,李培富,王西娜.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9)
[5]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华北平原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J]. 濮超,刘鹏,阚正荣,祁剑英,马守田,赵鑫,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9)
[6]施肥类型和水热变化对农田土壤氮素矿化及可溶性有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J]. 田飞飞,纪鸿飞,王乐云,郑西来,辛佳,能惠. 环境科学. 2018(10)
[7]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8)
[8]连续施用不同量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组分及δ15N的影响[J]. 郭康莉,张水勤,冀拯宇,刘晓,周吉祥,姜慧敏,杨俊诚,李桂花,张建峰. 同位素. 2018(02)
[9]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J]. 吕盛,王子芳,高明,黄容,田冬.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10]猪场废水灌溉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与氮平衡的影响[J]. 杜臻杰,齐学斌,李平,黄仲冬,高青,胡艳玲.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8)
博士论文
[1]水稻节水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D]. 程建平.华中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水稻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成分动态及其迁移规律[D]. 杨静.福建农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86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8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