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水平梯田损毁情况调查分析——以岔巴沟流域“7·26”特大暴雨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0 03:08
2017年7月25日20时至26日8时,陕西榆林市11个县区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我们于当年10月对位于暴雨中心的岔巴沟流域的梯田损毁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首先通过室内Google Earth近实时影像结合GIS绘图在流域内确定梯田位置和数量,根据修建时间、利用和植被类型将这些梯田分类。在流域内空间分布均匀地选择不同类型典型梯田并进行野外实地测量,统计各类型梯田的损毁情况、损毁形式并估算各类型梯田的土壤侵蚀模数及其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梯田以≤4 hm2规模为主,梯田数量上占91.4%,面积上占了50.7%。暴雨造成梯田的损毁形式以田埂表层结皮脱落、田埂滑塌崩塌、田埂冲毁、田面陷穴穿洞为主,有人为干扰时会产生更加剧烈的后果。暴雨造成的梯田损毁侵蚀坑大部分为深度0~0.5 m的侵蚀。老梯田农地、老梯田乔木和老梯田草地侵蚀坑发生频率远远多于新机修梯田,保持在20~36处/100 m。新机修梯田的侵蚀测坑发生频次少,为5处/100 m,但深度可达4.8 m,后果严重。不同类型梯田损毁产生侵蚀模数差异较大,老梯田农地、老梯田草地和老梯田乔木的侵蚀模数为34 00...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19,26(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
积和位置分布情况。GoogleEarth中岔巴沟流域影像时间为2017年5月12日,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近期梯田位置和梯田利用方式等信息,为野外调查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矗2017年9—10月间,共勾勒梯田斑块1404块,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对所勾勒的1404块梯田进行再次确认,去除85块非梯田斑块,剩余1319块梯田,面积总计25.24km2,约占岔巴沟流域面积的12.3%。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流域上游梯田分布较为稀疏,中、下游分布较为密集,见图2。2.2流域内梯田损毁情况调查根据岔巴沟流域梯田情况和利用方式判断,首先按照田面宽幅将梯田分为机修梯田(>15~20m)、老梯田(3~5m),再根据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类型,又可分为乔木、灌木、草地和农地等几种类型。以均匀分布原则,在流域上、中、下游共选出不同类型梯田27块,见图3。图1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2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3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梯田斑块及线条勾勒梯田空间分布梯田调查点位于2017年10月16日—10月21日,对选出来的27块梯田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记录。依据梯田在地形的分布,选取从分水岭到汇流的典型地段,依据梯田台数,按上、中、下分别选取典型台面进行各项指标测量和调查。再依据不同类型梯田的数量和面积估算全流域状况。测量指标包括调查梯田的田面宽、田埂高、梯田长度;梯田坍塌损毁的位置及宽、深、高;侵蚀坑数量等。梯田田面宽和田埂高分别以同一块梯田的3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记录每块梯田的机修、人
除85块非梯田斑块,剩余1319块梯田,面积总计25.24km2,约占岔巴沟流域面积的12.3%。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流域上游梯田分布较为稀疏,中、下游分布较为密集,见图2。2.2流域内梯田损毁情况调查根据岔巴沟流域梯田情况和利用方式判断,首先按照田面宽幅将梯田分为机修梯田(>15~20m)、老梯田(3~5m),再根据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类型,又可分为乔木、灌木、草地和农地等几种类型。以均匀分布原则,在流域上、中、下游共选出不同类型梯田27块,见图3。图1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2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3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梯田斑块及线条勾勒梯田空间分布梯田调查点位于2017年10月16日—10月21日,对选出来的27块梯田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记录。依据梯田在地形的分布,选取从分水岭到汇流的典型地段,依据梯田台数,按上、中、下分别选取典型台面进行各项指标测量和调查。再依据不同类型梯田的数量和面积估算全流域状况。测量指标包括调查梯田的田面宽、田埂高、梯田长度;梯田坍塌损毁的位置及宽、深、高;侵蚀坑数量等。梯田田面宽和田埂高分别以同一块梯田的3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记录每块梯田的机修、人工建造等属性、利用类型、植被覆盖情况、侵蚀特点、地埂培护情况等,将调查情况填写表格并对每块梯田的损毁情况进行拍照。2.3流域内梯田土壤侵蚀模数估算流域内不同类型梯田土壤侵蚀模数按式(1)估算。Ai=Vi·DvSi1(1)式中:Ai为第i种类型梯田的土壤侵蚀模数;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抗暴雨能力考察报告[J]. 刘宝元,刘晓燕,杨勤科,张晓萍,曹炜,党维勤.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4)
[2]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暴雨侵蚀状况及规律分析[J]. 贾立志,高建恩,张元星,张梦杰,王显文,李兴华.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4)
[3]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梯田减沙作用研究[J]. 刘晓燕,王富贵,杨胜天,李晓宇,马红斌,何兴照. 水利学报. 2014(07)
[4]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保水保土效益分析[J]. 霍云霈,朱冰冰.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5)
[5]黄土高原林草地覆盖土壤水量平衡研究进展[J]. 李海防,卫伟,陈利顶,郭二辉,黄勇.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1)
[6]不同坡度下反坡水平阶的蓄水减沙效益[J]. 李苗苗,王克勤,陈志中,康龙.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7]岔巴沟流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J]. 綦俊谕,蔡强国,方海燕,陈晓安,聂斌斌,崔普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1)
[8]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岔巴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J]. 宋献方,刘鑫,夏军,张学成,于静洁,张应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01)
[9]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平梯田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J]. 焦菊英,王万中,李靖.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03)
[10]水平梯田防止土壤侵蚀作用的理论分析[J]. 揭曾祐,李艳,王规凯,黎沛虹. 中国水土保持. 1986(01)
硕士论文
[1]TOPMODEL模型在岔巴沟与灞河流域的应用比较研究[D]. 马秀霞.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单元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经验模型研究[D]. 崔普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基于DEM骨架特征点线的地貌自动综合研究[D]. 张宇军.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6130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19,26(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
积和位置分布情况。GoogleEarth中岔巴沟流域影像时间为2017年5月12日,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近期梯田位置和梯田利用方式等信息,为野外调查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矗2017年9—10月间,共勾勒梯田斑块1404块,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对所勾勒的1404块梯田进行再次确认,去除85块非梯田斑块,剩余1319块梯田,面积总计25.24km2,约占岔巴沟流域面积的12.3%。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流域上游梯田分布较为稀疏,中、下游分布较为密集,见图2。2.2流域内梯田损毁情况调查根据岔巴沟流域梯田情况和利用方式判断,首先按照田面宽幅将梯田分为机修梯田(>15~20m)、老梯田(3~5m),再根据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类型,又可分为乔木、灌木、草地和农地等几种类型。以均匀分布原则,在流域上、中、下游共选出不同类型梯田27块,见图3。图1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2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3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梯田斑块及线条勾勒梯田空间分布梯田调查点位于2017年10月16日—10月21日,对选出来的27块梯田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记录。依据梯田在地形的分布,选取从分水岭到汇流的典型地段,依据梯田台数,按上、中、下分别选取典型台面进行各项指标测量和调查。再依据不同类型梯田的数量和面积估算全流域状况。测量指标包括调查梯田的田面宽、田埂高、梯田长度;梯田坍塌损毁的位置及宽、深、高;侵蚀坑数量等。梯田田面宽和田埂高分别以同一块梯田的3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记录每块梯田的机修、人
除85块非梯田斑块,剩余1319块梯田,面积总计25.24km2,约占岔巴沟流域面积的12.3%。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流域上游梯田分布较为稀疏,中、下游分布较为密集,见图2。2.2流域内梯田损毁情况调查根据岔巴沟流域梯田情况和利用方式判断,首先按照田面宽幅将梯田分为机修梯田(>15~20m)、老梯田(3~5m),再根据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类型,又可分为乔木、灌木、草地和农地等几种类型。以均匀分布原则,在流域上、中、下游共选出不同类型梯田27块,见图3。图1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2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图3GoogleEarth影像岔巴沟流域梯田斑块及线条勾勒梯田空间分布梯田调查点位于2017年10月16日—10月21日,对选出来的27块梯田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记录。依据梯田在地形的分布,选取从分水岭到汇流的典型地段,依据梯田台数,按上、中、下分别选取典型台面进行各项指标测量和调查。再依据不同类型梯田的数量和面积估算全流域状况。测量指标包括调查梯田的田面宽、田埂高、梯田长度;梯田坍塌损毁的位置及宽、深、高;侵蚀坑数量等。梯田田面宽和田埂高分别以同一块梯田的3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记录每块梯田的机修、人工建造等属性、利用类型、植被覆盖情况、侵蚀特点、地埂培护情况等,将调查情况填写表格并对每块梯田的损毁情况进行拍照。2.3流域内梯田土壤侵蚀模数估算流域内不同类型梯田土壤侵蚀模数按式(1)估算。Ai=Vi·DvSi1(1)式中:Ai为第i种类型梯田的土壤侵蚀模数;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抗暴雨能力考察报告[J]. 刘宝元,刘晓燕,杨勤科,张晓萍,曹炜,党维勤.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4)
[2]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暴雨侵蚀状况及规律分析[J]. 贾立志,高建恩,张元星,张梦杰,王显文,李兴华.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4)
[3]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梯田减沙作用研究[J]. 刘晓燕,王富贵,杨胜天,李晓宇,马红斌,何兴照. 水利学报. 2014(07)
[4]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保水保土效益分析[J]. 霍云霈,朱冰冰.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5)
[5]黄土高原林草地覆盖土壤水量平衡研究进展[J]. 李海防,卫伟,陈利顶,郭二辉,黄勇.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1)
[6]不同坡度下反坡水平阶的蓄水减沙效益[J]. 李苗苗,王克勤,陈志中,康龙.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7]岔巴沟流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J]. 綦俊谕,蔡强国,方海燕,陈晓安,聂斌斌,崔普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1)
[8]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岔巴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J]. 宋献方,刘鑫,夏军,张学成,于静洁,张应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01)
[9]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平梯田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J]. 焦菊英,王万中,李靖.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03)
[10]水平梯田防止土壤侵蚀作用的理论分析[J]. 揭曾祐,李艳,王规凯,黎沛虹. 中国水土保持. 1986(01)
硕士论文
[1]TOPMODEL模型在岔巴沟与灞河流域的应用比较研究[D]. 马秀霞.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单元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经验模型研究[D]. 崔普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基于DEM骨架特征点线的地貌自动综合研究[D]. 张宇军.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6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4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