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华北寒旱区作物轮作的生产效应

发布时间:2021-10-20 17:09
  为明确华北寒旱区主栽作物的茬口适应性机制与轮作效果,提出适宜区域种植的轮作组合,本研究于2015—2019年采用交叉式设计,对马铃薯、蚕豆、饲用玉米、莜麦、甜菜5种作物进行了以年际间为重复的轮作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茬口马铃薯、莜麦、甜菜产量分别是连作的1.30~1.68、1.28~1.48、1.25~1.48倍,甜菜茬蚕豆产量较连作减产10.58%,莜麦茬、甜菜茬饲用玉米产量较连作减产9.10%~15.42%; 10种轮作组合的轮作土地当量比(LERr)值为1.09~1.68,与连作相比,均表现为有利效应,其中莜麦→马铃薯、甜菜→马铃薯、饲用玉米→马铃薯、蚕豆→马铃薯、莜麦→甜菜的LERr值较高。蚕豆、饲用玉米作物耐连作;就产量而言,华北寒旱区适宜种植的轮作组合为莜麦→马铃薯、甜菜→马铃薯、饲用玉米→马铃薯、蚕豆→马铃薯和莜麦→甜菜。 

【文章来源】:作物学报. 2020,46(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华北寒旱区作物轮作的生产效应


各茬口马铃薯、甜菜的病情指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连作对马铃薯土传病害和产量的影响[J]. 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胡新元.  中国种业. 2018(02)
[2]定西市旱作区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J]. 李继明,李城德.  甘肃农业科技. 2017(10)
[3]茄子连作与轮作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J]. 李戌清,张雅,田忠玲,吴根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5)
[4]不同前茬下旱地玉米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J]. 张伟,张冬梅,韩彦龙,刘化涛,赵聪,姜春霞,李娜娜.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5)
[5]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传病原菌的相互关系[J]. 谭雪莲,郭天文,刘高远.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8)
[6]不同前茬作物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品质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郭秀娟,杨建春,冯学金,姜超.  作物杂志. 2016(02)
[7]不同甜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分析[J]. 杨安沛,曹禹,孙桂荣,马俊义.  中国糖料. 2014(04)
[8]不同前茬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病害发生的影响[J]. 宋树慧,何梦麟,任少勇,肖强,蒙美莲,陈有君,杨丽辉,魏翠果.  作物杂志. 2014(02)
[9]黄土高原区草粮(油)翻耕轮作的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效应[J]. 韩丽娜,丁静,韩清芳,丁瑞霞,聂俊峰,贾志宽,李文静.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4)
[10]豆科作物-小麦轮作方式下旱地小麦花后干物质及养分累积、转移与产量的关系[J]. 杨宁,赵护兵,王朝辉,张达斌,高亚军.  生态学报. 2012(15)

博士论文
[1]胡麻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养分、生物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剡斌.甘肃农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前茬作物玉米和甘薯对烟草的轮作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 王欣英.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7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47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a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