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主要国家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监管现状综述

发布时间:2021-10-23 01:17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一批在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育种技术。重点介绍了位点特异性诱变、同源转基因、转基因阴性诱导系选育、农杆菌浸润和转基因砧木嫁接五类新型植物育种技术,探讨了研发产品能否归类于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监管等方面的焦点问题,梳理了国外在健全相关监管体系方面的做法,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2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2 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监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新型植物育种技术育成的产品是否属于转基因生物
    2.2 如何评估新型植物育种技术引发的潜在风险
    2.3 如何识别和检测新型植物育种技术产品
3 国外有关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的监管
    3.1 欧盟及其成员国
    3.2 美国
    3.3 其他国家
4 启示与建议
    4.1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监管和安全评估体系
    4.2 加强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监管的国际沟通与交流合作
    4.3 重视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4 加大对新型植物育种技术工作的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TALEN技术定点突变水稻苯达松抗性基因CYP81A6[J]. 姜明君,常振仪,卢嘉威,刘东风,谢刚,陈竹锋,唐晓艳.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08)
[2]欧盟新型植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及监管现状[J]. 杨艳萍,董瑜,邢颖,袁建霞.  生物技术通报. 2016(02)
[3]杂交水稻育种将迎来新时代[J]. 邓兴旺,王海洋,唐晓艳,周君莉,陈浩东,何光明,陈良碧,许智宏.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10)
[4]利用同源转基因技术培育氮高效利用转基因水稻[J]. 王虹玲,阚国仕,李珊珊,马小路,贾士荣,刘昱辉.  浙江农业学报. 2011(05)
[5]同源转基因将成为利用野生资源进行作物育种的一种有效手段[J]. 黄三文,杜永臣,屈冬玉,Evert Jacobsen.  园艺学报. 2006(06)



本文编号:345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5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