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下旱地塿土CO 2 和CH 4 排放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6:35
农田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也是潜在的碳汇,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塿土CO2和CH4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实现农田土壤潜在的减排增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26年长期定位雨养区肥料试验为基础,运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原位监测了小麦—休闲单作条件下长期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配合(NK)、磷钾(PK)、氮磷(NP)、氮磷钾(NPK)以及有机肥和氮磷钾配施(MNPK)土壤CO2和CH4排放,并分析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长期施肥对雨养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为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塿土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结果与结论:1)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CO2排放峰值出现在抽穗期(4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土壤的CH4吸收峰值也出现在抽穗期。与对照相比,有机无机配施(MNPK)和平衡施肥(NPK和NP)显著提高了土壤CO2排放速率,而显著降低了CH4的吸...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设施土壤呼吸的影响[J]. 王春新,于鹏,张玉玲,范庆锋,虞娜,邹洪涛,张玉龙. 土壤通报. 2017(01)
[2]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土PLFA指纹特征[J]. 郭芸,孙本华,王颖,魏静,高明霞,张树兰,杨学云.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1)
[3]稻草覆盖对旱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J]. 王云秋,吴小红,王卫,侯海军,陈安磊,谢小立. 生态环境学报. 2016(11)
[4]生物炭对塿土土壤温室气体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王月玲,耿增超,王强,尚杰,曹胜磊,周凤,李鑫,刘福义,张萍. 环境科学. 2016(09)
[5]高寒草甸土壤温室气体释放对水分变化的响应[J]. 王冬雪,王平,高永恒,王瑞,安小娟. 土壤通报. 2016(02)
[6]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J]. 成功,张阿凤,王旭东,张卫华,杜可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3)
[7]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J]. 张淑香,张文菊,沈仁芳,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8]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氮对华北夏玉米N2O和CO2排放的影响[J]. 李燕青,唐继伟,车升国,温延臣,孙文彦,赵秉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1)
[9]不同类型白刺沙丘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J]. 席军强,杨自辉,郭树江,王强强,张剑挥,王多泽. 草业学报. 2015(06)
[10]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J]. 孙瑞,孙本华,高明霞,杨学云,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与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的研究[D]. 商庆银.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2、CH4产生研究[D]. 郑聚锋.南京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宋敏.甘肃农业大学 2016
[2]长期不同施肥对稻—麦轮作紫色土CO2排放及有机质好氧矿化分解的影响[D]. 林晓.西南大学 2016
[3]外源氮及秸秆添加对土壤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 王圆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4]长期施肥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塿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孙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5]长期不同施肥和秸秆管理对稻-麦轮作紫色土CH4和CO2排放的影响[D]. 熊靖.西南大学 2013
[6]半干旱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农田土壤甲烷通量特征[D]. 李欣.兰州大学 2013
[7]长期施肥下红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梦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8]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D]. 邢晓旭.河北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5605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设施土壤呼吸的影响[J]. 王春新,于鹏,张玉玲,范庆锋,虞娜,邹洪涛,张玉龙. 土壤通报. 2017(01)
[2]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土PLFA指纹特征[J]. 郭芸,孙本华,王颖,魏静,高明霞,张树兰,杨学云.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1)
[3]稻草覆盖对旱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J]. 王云秋,吴小红,王卫,侯海军,陈安磊,谢小立. 生态环境学报. 2016(11)
[4]生物炭对塿土土壤温室气体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王月玲,耿增超,王强,尚杰,曹胜磊,周凤,李鑫,刘福义,张萍. 环境科学. 2016(09)
[5]高寒草甸土壤温室气体释放对水分变化的响应[J]. 王冬雪,王平,高永恒,王瑞,安小娟. 土壤通报. 2016(02)
[6]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J]. 成功,张阿凤,王旭东,张卫华,杜可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3)
[7]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J]. 张淑香,张文菊,沈仁芳,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8]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氮对华北夏玉米N2O和CO2排放的影响[J]. 李燕青,唐继伟,车升国,温延臣,孙文彦,赵秉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1)
[9]不同类型白刺沙丘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J]. 席军强,杨自辉,郭树江,王强强,张剑挥,王多泽. 草业学报. 2015(06)
[10]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J]. 孙瑞,孙本华,高明霞,杨学云,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与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的研究[D]. 商庆银.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2、CH4产生研究[D]. 郑聚锋.南京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宋敏.甘肃农业大学 2016
[2]长期不同施肥对稻—麦轮作紫色土CO2排放及有机质好氧矿化分解的影响[D]. 林晓.西南大学 2016
[3]外源氮及秸秆添加对土壤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 王圆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4]长期施肥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塿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孙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5]长期不同施肥和秸秆管理对稻-麦轮作紫色土CH4和CO2排放的影响[D]. 熊靖.西南大学 2013
[6]半干旱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农田土壤甲烷通量特征[D]. 李欣.兰州大学 2013
[7]长期施肥下红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梦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8]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D]. 邢晓旭.河北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5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5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