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互花米草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04:48
  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它微小的变动就能影响着全球碳的平衡、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状况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简称“光合碳”,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物体内,然后以植物残体、根茬、根际沉积碳等形式进入土壤。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的分配与固定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循环、周转和动态变化均会产生影响。施肥和添加植物秸秆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措施,但施肥及添加植物秸秆对植物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的分配及固定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13CO2对不同生育时期互花米草进行4次室内脉冲标记,通过示踪法定量研究互花米草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中各部分的分配,探讨施肥对光合碳分配及固定的影响。同时采用网袋法将13C标记后的互花米草秸秆与土壤混合后在盐城湿地不同发育阶段盐沼进行野外原位培养1年,定量分析互花米草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及贡献量。结果表明:(1)互花米草在经过4次稳定碳同位素脉冲标记后,植物根、茎、叶、根际土壤以及土体13C丰度值都有明显增加。互花米草...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互花米草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研究


图2.1研宂区域概况及样点分布图??2.?2研究方法??

互花米草,土壤系统,丰度,净光合


未标记互花米草一土壤系统1犯丰度的变化

土壤系统,互花米草,分配比例


度以及标记时输入系统中UC量,可以计算nC的标记效率。根据加入的标记物,??计算出每次标记时输入的l3C量为1.51?g。四次标记后的标记效率在3.47%?4.77%??之间,标记效率随时间先增加后降低(图3.4)。尹云峰等通过5次脉冲标记使水??稻的标记效率为35%1731,与Rees等研究的小麦的标记效率大致一致@1,但本文??标记效率在3.47%?4.77%,与前人研究相比,相对较低。??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3C脉冲标记定量研究施氮量对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分布的影响[J]. 刘萍,江春玉,李忠佩.  土壤学报. 2015(03)
[2]不同施氮量下水稻分蘖期光合碳向土壤碳库的输入及其分配的量化研究:13C连续标记法[J]. 谭立敏,吴昊,李卉,周萍,李科林,王久荣,葛体达,袁红朝,吴金水.  环境科学. 2014(05)
[3]δ13C法研究秸秆添加对棕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J]. 顾鑫,安婷婷,李双异,李慧,汪景宽.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4]用13C脉冲标记方法研究施肥与地膜覆盖对玉米光合碳分配的影响[J].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付时丰,裴久渤,李慧.  土壤学报. 2013(05)
[5]外源新碳在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J]. 吕元春,薛丽佳,尹云锋,高人,马红亮,杨玉盛.  土壤学报. 2013(03)
[6]13C在草原土壤呼吸区分中的应用[J]. 耿元波,史晶晶.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6)
[7]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J]. 关松,窦森,胡永哲,魏博薇.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4)
[8]长期定量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的影响[J]. 乔云发,韩晓增,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4)
[9]植物富集13C标记技术的初步研究[J]. 尹云锋,杨玉盛,高人,马红亮,卢茜.  土壤学报. 2010(04)
[10]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特点及对土壤中碳、氮含量的影响[J]. 南雄雄,田霄鸿,张琳,游东海,吴玉红,曹玉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3)

硕士论文
[1]14C连续标记下水稻同化碳向土壤有机碳库传输的定量研究[D]. 聂三安.湖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58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58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