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生长与土壤理化及生物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2 05:01
黑龙江省是我国畜产品生产基地,尤其是奶牛和肉牛生产占据我国畜牧业的主导地位,其中饲料来源是限制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以苜蓿为主的饲料生产面积50万亩左右,年产干草约2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黑龙江省畜牧业的需要。因此,急需扩大苜蓿的种植,尤其是紫花苜蓿的生产面积。黑龙江省牧草生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因此,在牧草生产中,尤其是紫花苜蓿生产中,以除草剂为中心的除草技术是必需应用的技术。但是,与大宗粮豆作物比较,苜蓿生产中没有专一和有效的苜蓿除草剂,限制了苜蓿大面积生产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现有的在紫花苜蓿生产中应用的6种“苗前土壤处理型”除草剂:乙异噁草松、噻吩磺隆、咪唑乙烟酸、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氯嘧磺隆为试验对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检测不同除草剂对苜蓿生长、鲜草产量、干草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学(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性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各种除草剂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发紫花苜蓿专用除草剂及其除草剂应用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从除草效果上表现:乙异噁草松和乙草胺对紫花苜蓿大田的主要杂草(稗草、苘麻、铁苋菜、龙...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国内外苜蓿生产概况
1.1.2 黑龙江省苜蓿产业状况
1.1.3 黑龙江省应用除草剂的情况
1.2 除草剂对农田植被、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1 除草剂对农田作物的影响
1.2.2 除草剂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1.2.3 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预测可用于苜蓿田的除草剂概况
1.3.1 乙异噁草松
1.3.2 噻吩磺隆
1.3.3 咪唑乙烟酸
1.3.4 异丙甲草胺
1.3.5 乙草胺
1.3.6 氯嘧磺隆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除草剂对苜蓿田的除草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2 试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除草剂对苜蓿株高、产量及茎叶比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除草剂对苜蓿株高及其生长速率的影响
3.3.2 除草剂对各生长期苜蓿产量及茎叶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理化指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4.1.2 取样方法
4.1.3 试验方法
4.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4.3.2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5.1.2 取样方法
5.1.3 试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3.2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微生物全部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5.3.3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5.3.4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六大碳源利用强度的影响
5.3.5 除草剂作用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71388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国内外苜蓿生产概况
1.1.2 黑龙江省苜蓿产业状况
1.1.3 黑龙江省应用除草剂的情况
1.2 除草剂对农田植被、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1 除草剂对农田作物的影响
1.2.2 除草剂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1.2.3 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预测可用于苜蓿田的除草剂概况
1.3.1 乙异噁草松
1.3.2 噻吩磺隆
1.3.3 咪唑乙烟酸
1.3.4 异丙甲草胺
1.3.5 乙草胺
1.3.6 氯嘧磺隆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除草剂对苜蓿田的除草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2 试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除草剂对苜蓿株高、产量及茎叶比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除草剂对苜蓿株高及其生长速率的影响
3.3.2 除草剂对各生长期苜蓿产量及茎叶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理化指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4.1.2 取样方法
4.1.3 试验方法
4.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4.3.2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5.1.2 取样方法
5.1.3 试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3.2 除草剂对苜蓿土壤微生物全部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5.3.3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5.3.4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六大碳源利用强度的影响
5.3.5 除草剂作用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71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7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