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3 13:21
以汾河上游阳坡小流域为研究区,在2015—2017年进行了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侵蚀性降雨在年内和年际间分布很不均匀。少数几次强降雨对降雨侵蚀力的贡献很大。(2)不同侵蚀性降雨条件下,鱼鳞坑+乔木或灌木拦蓄径流或泥沙能力最强,裸地最弱;坡面产流量大小依次为:裸地>坡耕地>草地>油松>黄刺玫>鱼鳞坑+油松>鱼鳞坑+黄刺玫。坡面产沙量大小规律为:鱼鳞坑+乔或灌<草地<乔或灌<坡耕地<裸地。(3)随着雨量增加,各植被小区的径流调控率和泥沙调控率均呈下降趋势;相近雨量时,随着雨强的增加,径流调控率和泥沙调控率明显下降。(4)各小区的降雨量和产流量、产流量和产沙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在裸地、黄刺玫及草地小区,I30与产流量之间是均无显著相关。在裸地、油松、黄刺玫、耕地小区,I30和产沙量之间无显著相关。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19,3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2.1降雨侵蚀力计算
1.2.2 次降雨选择
1.2.3 不同坡面处理对坡耕地产流、产沙调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内降雨及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2.1.1 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
2.1.2 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坡面产流特征
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坡面产沙特征
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产流调控比较
2.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产沙调控比较
2.6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次降雨因子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汾河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驱动因素[J]. 苏常红,王亚璐. 生态学报. 2018(22)
[2]1988—2013年陕北风沙区秃尾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J]. 杨波,王全九,郭思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4)
[3]黄土高原50余年来降雨侵蚀力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KEO Soksamnang,何洪鸣,赵宏飞,景昭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渭河流域降雨与降雨侵蚀力变化的原因分析[J]. 马岚,黄生志,黄强,薛祺,李沛,刘赛艳.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5]近10年汾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J]. 韩丽君,李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6]汾河流域水系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J]. 赵颖,党晋华,王飞.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3)
[7]植被类型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J]. 王全九,赵光旭,刘艳丽,张鹏宇,柴晶.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4)
[8]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7)
[9]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次降雨坡面产流产沙特征[J]. 何杨洋,王晓燕,段淑怀.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4)
[10]珠江流域1960―2012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J]. 赖成光,陈晓宏,王兆礼,赵仕威,吴旭树,于海霞.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8)
本文编号:3473759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19,3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2.1降雨侵蚀力计算
1.2.2 次降雨选择
1.2.3 不同坡面处理对坡耕地产流、产沙调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内降雨及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2.1.1 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
2.1.2 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
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坡面产流特征
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坡面产沙特征
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产流调控比较
2.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产沙调控比较
2.6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次降雨因子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汾河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驱动因素[J]. 苏常红,王亚璐. 生态学报. 2018(22)
[2]1988—2013年陕北风沙区秃尾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J]. 杨波,王全九,郭思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4)
[3]黄土高原50余年来降雨侵蚀力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KEO Soksamnang,何洪鸣,赵宏飞,景昭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渭河流域降雨与降雨侵蚀力变化的原因分析[J]. 马岚,黄生志,黄强,薛祺,李沛,刘赛艳.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5]近10年汾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J]. 韩丽君,李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6]汾河流域水系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J]. 赵颖,党晋华,王飞.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3)
[7]植被类型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J]. 王全九,赵光旭,刘艳丽,张鹏宇,柴晶.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4)
[8]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7)
[9]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次降雨坡面产流产沙特征[J]. 何杨洋,王晓燕,段淑怀.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4)
[10]珠江流域1960―2012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J]. 赖成光,陈晓宏,王兆礼,赵仕威,吴旭树,于海霞.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8)
本文编号:3473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7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