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甘蔗花生间作体系中红壤地根际pH值与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11-14 14:27
  为了探讨甘蔗花生间作中红壤蔗地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pH值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甘蔗单作、花生单作和甘蔗/花生间作3个种植处理,在甘蔗、花生不同生育期采样分析土壤有效磷和根际pH值。结果表明:与单作处理相比,甘蔗/花生间作能显著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却降低了根际土壤pH值。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甘蔗和花生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根际pH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试验说明,在红壤上甘蔗/花生间作根际土壤的酸化是促进土壤磷有效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广西糖业. 2019,(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
    1.4 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花生间作对不同生育期地上部磷吸收量的影响
    2.2 甘蔗花生间作对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2.3 甘蔗花生间作对不同生育期根际pH值的影响
    2.4 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pH值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9)
[2]水稻与雍菜间作对水稻生长、产量和病虫害控制的影响[J]. 宁川川,陈权洋,胡洪婕,骆世明,蔡昆争.  生态学杂志. 2017(10)
[3]间作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变化特征[J]. 陈利,肖靖秀,郑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5)
[4]外源磷与AMF对间作玉米种植红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 张丽,柳勇,谷林静,岳献荣,顾凯,字国健,夏运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1)
[5]间作小麦蚕豆不同生长期根际有机酸和酚酸变化[J]. 肖靖秀,郑毅,汤利,王戈,董艳.  土壤学报. 2016(03)
[6]甘蔗间作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的控制作用[J]. 陈斌,和淑琪,张立敏,杨进成,严乃胜,李正跃.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4)
[7]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J]. 覃潇敏,郑毅,汤利,龙光强.  作物学报. 2015(06)
[8]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沈雪峰,方越,董朝霞,陈勇.  作物杂志. 2014(05)
[9]甘蔗-甜玉米间作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李志贤,杨文亭,王建武.  生态学杂志. 2014(01)
[10]小麦蚕豆间作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及其与根际pH值的关系[J]. 张德闪,王宇蕴,汤利,郑毅,左建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1)

硕士论文
[1]磷胁迫条件下小麦蚕豆根系分泌物对红壤磷的活化[D]. 陈佰岩.云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94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94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