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修复年限下稀土矿区芒萁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1-11-17 18:42
芒萁是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指示性植物,通过探究不同生态修复年限下的离子型稀土矿区内芒萁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矿区的生态修复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选取3处不同修复年限的稀土矿区和1处未开采地为研究样地,采集样地内芒萁的叶片和地下茎根,探究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叶片C、N和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4.62~454.30g/kg、6.87~10.68g/kg、0.31~0.46g/kg;根茎C、N和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68.36~424.63g/kg、3.31~4.23g/kg、0.16~0.26g/kg;②芒萁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除P外)的相关性强于根茎,与0~10cm土层土壤相关性强于10~20cm土层土壤;③不同生态修复年限下芒萁叶片N/P均大于16且该研究区土壤严重缺磷,芒萁生长受磷限制,因此,离子型稀土矿区的生态修复期应增加磷肥施用量以促使芒萁更好地生长。
【文章来源】: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31(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土壤不同土层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芒萁根茎C含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变化也不明显,变化范围在368.36~424.63g/kg,其中5年治理地与CK对照地之间存在差异(p<0.05)。根茎N含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各样地之间无显著差异,范围在3.31~4.23g/kg。根茎P含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在0.16~0.26g/kg,各样地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修复年限下芒萁根茎C/N的变化范围在100.42~137.90,5年治理地与CK对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P的变化范围在1 704.58~2 372.04,5年治理地与CK对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P的变化范围在13.36~24.66,5年治理地与其余样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2 不同修复年限下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西南崩岗侵蚀区芒萁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陈俊佳,陈志彪,陈志强,姜超,陈海滨,梁美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1)
[2]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岳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03)
[3]不同林龄胡杨林叶片与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J]. 史军辉,王新英,刘茂秀,马学喜. 干旱区研究. 2017(04)
[4]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芒萁的N、P化学计量特征[J]. 陈奶寿,张秋芳,陈坦,杨玉盛,谢锦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5)
[5]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152种木本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J]. 黄小波,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 生态学杂志. 2016(03)
[6]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植被恢复障碍因子研究[J]. 刘文深,刘畅,王志威,滕文凯,汤叶涛,仇荣亮. 土壤学报. 2015(04)
[7]中国植物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马玉珠,钟全林,靳冰洁,卢宏典,郭炳桥,郑媛,李曼,程栋梁.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2)
[8]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张珂,何明珠,李新荣,谭会娟,高艳红,李刚,韩国君,吴杨杨. 生态学报. 2014(22)
[9]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李小飞,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3)
[10]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王维奇,徐玲琳,曾从盛,仝川,张林海. 生态学报. 2011(23)
硕士论文
[1]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的生长特征及环境适应机制[D]. 徐芮.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鄱阳湖沙山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郑艳明.江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1467
【文章来源】: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31(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土壤不同土层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芒萁根茎C含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变化也不明显,变化范围在368.36~424.63g/kg,其中5年治理地与CK对照地之间存在差异(p<0.05)。根茎N含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各样地之间无显著差异,范围在3.31~4.23g/kg。根茎P含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在0.16~0.26g/kg,各样地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修复年限下芒萁根茎C/N的变化范围在100.42~137.90,5年治理地与CK对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P的变化范围在1 704.58~2 372.04,5年治理地与CK对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P的变化范围在13.36~24.66,5年治理地与其余样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2 不同修复年限下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西南崩岗侵蚀区芒萁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陈俊佳,陈志彪,陈志强,姜超,陈海滨,梁美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1)
[2]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岳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03)
[3]不同林龄胡杨林叶片与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J]. 史军辉,王新英,刘茂秀,马学喜. 干旱区研究. 2017(04)
[4]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芒萁的N、P化学计量特征[J]. 陈奶寿,张秋芳,陈坦,杨玉盛,谢锦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5)
[5]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152种木本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J]. 黄小波,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 生态学杂志. 2016(03)
[6]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植被恢复障碍因子研究[J]. 刘文深,刘畅,王志威,滕文凯,汤叶涛,仇荣亮. 土壤学报. 2015(04)
[7]中国植物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马玉珠,钟全林,靳冰洁,卢宏典,郭炳桥,郑媛,李曼,程栋梁.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2)
[8]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张珂,何明珠,李新荣,谭会娟,高艳红,李刚,韩国君,吴杨杨. 生态学报. 2014(22)
[9]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李小飞,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3)
[10]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王维奇,徐玲琳,曾从盛,仝川,张林海. 生态学报. 2011(23)
硕士论文
[1]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的生长特征及环境适应机制[D]. 徐芮.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鄱阳湖沙山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郑艳明.江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1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0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