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肥措施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9 02:46
为明晰不同的培肥措施对耕作黑土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7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设置4种不同培肥措施:T1(不施肥对照)、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和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进行定点试验.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4 243只,隶属于60个类群,其中,优势类群为矮蒲螨科、虫穴螨科和等节科3类,占总个体数的74.9%,常见类群为7类,占总个体数的18.81%.结果显示:有机肥和秸秆配施可以显著增加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P <0.05),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P <0.05),施有机肥可以提高优势度指数,说明不同的培肥措施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特征.垂直分布上,中小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并随着土层的加深个体数和类群数下降明显(P <0.05).月动态分析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月,各生态指数随时间推移呈规律性变化,7月份优势度指数较高,8月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因此,有机肥和秸秆配施较单独的培肥措施...
【文章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培肥措施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月动态变化.T1:不施肥;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图1 不同培肥措施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月动态变化.T1:不施肥;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 讨论
图3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月动态变化.T1:不施肥;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2 不同培肥措施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动态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华北小麦—玉米体系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J]. 张婷,孔云,李刚,杨殿林,赵建宁,张贵龙,王丽丽,修伟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1)
[2]有机肥施用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美丽,红梅,刘鹏飞,赵巴音那木拉,德海山,李志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5)
[3]施用有机肥对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J]. 任凤玲,张旭博,孙楠,徐明岗,柳开楼.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1)
[4]秸秆还田对黑土区西部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刘鹏飞,红梅,常菲,高海燕,李志新,马玺. 生态学杂志. 2018(01)
[5]长期施入不同量有机肥对农田黑土土壤养分、产量的影响[J]. 刘春柱,侯萌,张晴,倪浩为,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8)
[6]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有机碳的固存效应[J].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李一丹.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5)
[7]化肥配施不同剂量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与腐殖酸分布的影响[J]. 梁尧,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邹文秀,任军,李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6)
[8]松嫩平原典型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时空分布特征[J]. 杨旭,林琳,张雪萍,张利敏,沙迪. 生态学报. 2016(11)
[9]EM堆肥对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董承旭,翟清明,林琳,张雪萍,高梅香.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6)
[10]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J].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本文编号:3504130
【文章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培肥措施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月动态变化.T1:不施肥;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图1 不同培肥措施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月动态变化.T1:不施肥;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 讨论
图3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月动态变化.T1:不施肥;T2:秸秆还田;T3:施有机肥;T4:有机肥和秸秆配施.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2 不同培肥措施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动态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华北小麦—玉米体系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J]. 张婷,孔云,李刚,杨殿林,赵建宁,张贵龙,王丽丽,修伟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1)
[2]有机肥施用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美丽,红梅,刘鹏飞,赵巴音那木拉,德海山,李志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5)
[3]施用有机肥对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J]. 任凤玲,张旭博,孙楠,徐明岗,柳开楼.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1)
[4]秸秆还田对黑土区西部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刘鹏飞,红梅,常菲,高海燕,李志新,马玺. 生态学杂志. 2018(01)
[5]长期施入不同量有机肥对农田黑土土壤养分、产量的影响[J]. 刘春柱,侯萌,张晴,倪浩为,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8)
[6]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有机碳的固存效应[J].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李一丹.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5)
[7]化肥配施不同剂量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与腐殖酸分布的影响[J]. 梁尧,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邹文秀,任军,李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6)
[8]松嫩平原典型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时空分布特征[J]. 杨旭,林琳,张雪萍,张利敏,沙迪. 生态学报. 2016(11)
[9]EM堆肥对黑土耕作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董承旭,翟清明,林琳,张雪萍,高梅香.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6)
[10]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J].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本文编号:3504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0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