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年限对土壤结构性指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7 07:53
为了探索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的土壤改良作用,于2015—2017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施用量(0、25 t/hm2、50 t/hm2、75 t/hm2、100 t/hm2)的生物炭连年施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和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不断增大。施用生物炭后,土壤三相比率得到调节,土壤结构指数(GSSI)有所提升,在生物炭施用当年以100 t/hm2处理GSSI最大;而在连续施用两年、三年生物炭条件下,均以50 t/hm2处理最优;连续两年施用生物炭,施用量为56.75 t/hm2时,可使GSSI达到最大;在累积施炭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次施入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优于一次性施入。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大团聚体,特别是>2 mm粒级的团聚体的含量,显著降低了<0.053 mm粒级的微团聚体含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团聚...
【文章来源】: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9,2(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土壤容重随生物炭施用量及施用年限的变化
从施用年限看,所有施用生物炭的处理,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固相率逐渐递减,气相率逐渐递增,液相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图2各处理土壤三相各处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计算结果见表4。GSSI是反映土壤结构优良性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00,表明该土壤结构越接近理想状态。供试土壤结构较为优良,在未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B0处理)其广义土壤结构指数亦达到较高水平,三年均大于95。即便如此,生物炭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结构,2015年施用生物炭后,各处理GSSI均高于B0处理,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该值逐渐递增;连续施用两年生物炭后,各处理GSSI仍高于当年B0处理,表明生物炭仍然具有调整三相比例、改良土壤结构的功能,但并非生物炭施用量越高,GSSI越大,GSSI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施炭量50t/hm2时达到最大;这一状况延续至连续施用三年,2017年仍以B50处理GSSI最高,而B100处理GSSI甚至低于同年B0处理。表4各处理GSSI年份B0B25B50B75B100201595.533897.920598.282398.842499.3787201696.578298.869999.818299.139998.3056201797.164899.031199.828598.157396.9634表4显示,以50t/hm2的施用量连续施用两年、三年,GSSI可分别达到99.818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能力影响分析与评价[J]. 吴昱,赵雨森,刘慧,王艳阳,冯鼎锐.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7)
[2]生物炭对东北酸性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代舟,孟军,田晓翠,祝敬宜,李红宇,丁国华,郑桂萍,殷大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04)
[3]基于土壤三相的广义土壤结构的定量化表达[J]. 王恩姮,赵雨森,陈祥伟. 生态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521856
【文章来源】: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9,2(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土壤容重随生物炭施用量及施用年限的变化
从施用年限看,所有施用生物炭的处理,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固相率逐渐递减,气相率逐渐递增,液相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图2各处理土壤三相各处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计算结果见表4。GSSI是反映土壤结构优良性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00,表明该土壤结构越接近理想状态。供试土壤结构较为优良,在未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B0处理)其广义土壤结构指数亦达到较高水平,三年均大于95。即便如此,生物炭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结构,2015年施用生物炭后,各处理GSSI均高于B0处理,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该值逐渐递增;连续施用两年生物炭后,各处理GSSI仍高于当年B0处理,表明生物炭仍然具有调整三相比例、改良土壤结构的功能,但并非生物炭施用量越高,GSSI越大,GSSI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施炭量50t/hm2时达到最大;这一状况延续至连续施用三年,2017年仍以B50处理GSSI最高,而B100处理GSSI甚至低于同年B0处理。表4各处理GSSI年份B0B25B50B75B100201595.533897.920598.282398.842499.3787201696.578298.869999.818299.139998.3056201797.164899.031199.828598.157396.9634表4显示,以50t/hm2的施用量连续施用两年、三年,GSSI可分别达到99.818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能力影响分析与评价[J]. 吴昱,赵雨森,刘慧,王艳阳,冯鼎锐.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7)
[2]生物炭对东北酸性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代舟,孟军,田晓翠,祝敬宜,李红宇,丁国华,郑桂萍,殷大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04)
[3]基于土壤三相的广义土壤结构的定量化表达[J]. 王恩姮,赵雨森,陈祥伟. 生态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521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2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