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7 09:54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测。2015年按照生物炭的施加量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 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随施炭量的增加土壤容重呈逐渐降低趋势、孔隙度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施用年限越长,作用越明显;连续4年广义土壤结构系数(GSSI)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土壤三相结构距离指数(STPSD)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均在第2年C50处理取得最大(小)值(98. 31、4. 87),同时土壤三相比最接近理想状态;连续4年大于0. 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R0. 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随施炭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第2年C50处理取得最大值;连续4年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各年份土壤碱解氮和有...
【文章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9,50(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3.1 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
1.3.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1.3.3 土壤养分含量
1.3.4 产量及其可持续性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2.1.1 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2.1.2 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2.1.3 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2.2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3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
2.3.1 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2.3.2 对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改良剂对黄棕壤和红壤上白菜生长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J]. 吕波,王宇函,夏浩,姚子涵,姜存仓.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2)
[2]秸秆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应及葡萄品质的影响[J]. 熊荟菁,张乃明,赵学通,包立,段红平. 土壤通报. 2018(04)
[3]生物炭施用对农业生产与环境效应影响研究进展分析[J]. 勾芒芒,屈忠义,王凡,高晓瑜,胡敏.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7)
[4]潮土长期施用生物炭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J]. 谢迎新,刘宇娟,张伟纳,董成,赵旭,贺德先,王晨阳,郭天财,王慎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4)
[5]生物炭还田对融雪期棕壤有效养分的影响[J]. 刘菁华,米彩红,周丽丽,许秀泉,师澜峰,曹湘英.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6)
[6]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吴昱,刘慧,杨爱峥,赵雨森.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5)
[7]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红枣产量[J]. 袁晶晶,同延安,卢绍辉,袁国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3)
[8]黑土坡耕地连续施加生物炭的土壤改良和节水增产效应[J]. 魏永霞,张翼鹏,张雨凤,王睿垠,马瑛瑛,张奕.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2)
[9]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徐国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黄容,刘江,黎嘉成. 环境科学. 2018(01)
[10]施加秸秆与废弃物对茉莉园土壤团聚体及碳氮磷含量的影响[J]. 朱秋丽,王纯,严锦华,仝川,曾瑜,王维奇.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添加生物炭对塿土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 尚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耕层深度及土壤容重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 曹立为.东北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94519
【文章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9,50(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3.1 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
1.3.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1.3.3 土壤养分含量
1.3.4 产量及其可持续性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2.1.1 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2.1.2 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2.1.3 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2.2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3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
2.3.1 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2.3.2 对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改良剂对黄棕壤和红壤上白菜生长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J]. 吕波,王宇函,夏浩,姚子涵,姜存仓.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2)
[2]秸秆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应及葡萄品质的影响[J]. 熊荟菁,张乃明,赵学通,包立,段红平. 土壤通报. 2018(04)
[3]生物炭施用对农业生产与环境效应影响研究进展分析[J]. 勾芒芒,屈忠义,王凡,高晓瑜,胡敏.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7)
[4]潮土长期施用生物炭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J]. 谢迎新,刘宇娟,张伟纳,董成,赵旭,贺德先,王晨阳,郭天财,王慎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4)
[5]生物炭还田对融雪期棕壤有效养分的影响[J]. 刘菁华,米彩红,周丽丽,许秀泉,师澜峰,曹湘英.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6)
[6]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吴昱,刘慧,杨爱峥,赵雨森.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5)
[7]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红枣产量[J]. 袁晶晶,同延安,卢绍辉,袁国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3)
[8]黑土坡耕地连续施加生物炭的土壤改良和节水增产效应[J]. 魏永霞,张翼鹏,张雨凤,王睿垠,马瑛瑛,张奕.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2)
[9]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徐国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黄容,刘江,黎嘉成. 环境科学. 2018(01)
[10]施加秸秆与废弃物对茉莉园土壤团聚体及碳氮磷含量的影响[J]. 朱秋丽,王纯,严锦华,仝川,曾瑜,王维奇.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添加生物炭对塿土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 尚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耕层深度及土壤容重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 曹立为.东北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94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59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