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气孔导度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发布时间:2022-01-21 22:19
旨在为作物耗水和碳水交换相关研究的模型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归纳了气孔导度对单一和综合环境因子的响应情况;对现有气孔导度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包括基于Jarvis模型建立和改进的经验模型、基于BWB模型建立和改进的半经验模型、基于ABA调控建立和改进的模型、基于保卫细胞膨压控制理论建立和改进的模型;并概述了气孔导度模型在作物水分利用研究领域的应用,以叶片气孔导度和冠层导度的定量关系为切入点建立多尺度联合的机理模型将是未来作物耗水尺度拓展研究的热点。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1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1 气孔导度对单一环境因子的响应
1.2 气孔导度对综合环境因子的响应
2 气孔导度模型的分类介绍
2.1 基于Jarvis模型的经验模型
2.2 基于BWB模型的半经验模型
2.3 基于ABA控制建立的气孔导度模型
2.4 基于保卫细胞膨压控制建立的气孔导度模型
3 常用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分析
4 气孔导度模型在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5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及尺度传递研究进展[J]. 姜寒冰,张玉翠,任晓东,要家威,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1)
[2]春玉米持续干旱过程中常用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研究[J]. 王秋玲,周广胜. 生态学报. 2018(19)
[3]沙棘苗期叶水势与气孔导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郭冰寒,王若水,肖辉杰. 核农学报. 2018(03)
[4]春玉米苗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对土壤干旱的反应[J]. 马树庆,纪瑞鹏,王琪,徐丽萍,于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7)
[5]半干旱雨养地区春小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杨泽粟,张强,郝小翠,阳伏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33)
[6]水分利用效率与用水有效性:基于气孔视角的稳定同位素应用研究[J]. Graham Farquhar,张玉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8)
[7]香鳞毛蕨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响应及模拟[J]. 梁彦涛,佟伟霜,常缨.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0)
[8]水分胁迫对大丽花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J]. 范苏鲁,苑兆和,冯立娟,王晓慧,丁雪梅,甄红丽,贾学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8)
[9]土壤水分、光照和空气湿度对木薯气孔导度的影响[J]. 左应梅,陈秋波,邓权权,唐建,罗海伟,巫铁凯,杨重法. 生态学杂志. 2011(04)
[10]冬小麦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J]. 李永秀,娄运生,张富存. 中国农业气象. 2011(01)
博士论文
[1]基于作物叶片尺度水分高效利用的气孔最优调控机理研究与应用[D]. 纪莎莎.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分根区交替灌溉制种玉米节水机理及其气孔导管模型研究[D]. 王振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1058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1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1 气孔导度对单一环境因子的响应
1.2 气孔导度对综合环境因子的响应
2 气孔导度模型的分类介绍
2.1 基于Jarvis模型的经验模型
2.2 基于BWB模型的半经验模型
2.3 基于ABA控制建立的气孔导度模型
2.4 基于保卫细胞膨压控制建立的气孔导度模型
3 常用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分析
4 气孔导度模型在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5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及尺度传递研究进展[J]. 姜寒冰,张玉翠,任晓东,要家威,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1)
[2]春玉米持续干旱过程中常用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研究[J]. 王秋玲,周广胜. 生态学报. 2018(19)
[3]沙棘苗期叶水势与气孔导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郭冰寒,王若水,肖辉杰. 核农学报. 2018(03)
[4]春玉米苗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对土壤干旱的反应[J]. 马树庆,纪瑞鹏,王琪,徐丽萍,于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7)
[5]半干旱雨养地区春小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杨泽粟,张强,郝小翠,阳伏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33)
[6]水分利用效率与用水有效性:基于气孔视角的稳定同位素应用研究[J]. Graham Farquhar,张玉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8)
[7]香鳞毛蕨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响应及模拟[J]. 梁彦涛,佟伟霜,常缨.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0)
[8]水分胁迫对大丽花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J]. 范苏鲁,苑兆和,冯立娟,王晓慧,丁雪梅,甄红丽,贾学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8)
[9]土壤水分、光照和空气湿度对木薯气孔导度的影响[J]. 左应梅,陈秋波,邓权权,唐建,罗海伟,巫铁凯,杨重法. 生态学杂志. 2011(04)
[10]冬小麦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J]. 李永秀,娄运生,张富存. 中国农业气象. 2011(01)
博士论文
[1]基于作物叶片尺度水分高效利用的气孔最优调控机理研究与应用[D]. 纪莎莎.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分根区交替灌溉制种玉米节水机理及其气孔导管模型研究[D]. 王振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1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0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