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中国种植业专业化发展的时空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00:27
  基于1978—2017年中国种植业发展的专业化测算,本研究对中国种植业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创新性地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种植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总结了各阶段中国种植业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①各省区市种植业的专业化系数FRi逐步增强;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专业化系数FRi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快的增速,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则刚好相反,西北地区的基础及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②6种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FIj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粮食、棉花和油料增长较快,糖料、水果和蔬菜增长较慢;糖料为高度地方化农产品,棉花和水果长期表现为高度地方化,粮食、蔬菜和油料属于低度地方化农产品。③相较于农业总产值10.66%的年均增速,中国种植业发展的国家专业化系数Fmn保持平稳而缓慢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仅2.83%。④可将1978—2017年中国种植业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83年的第一阶段为奠定制度基础阶段、1984—1995年的第二阶段为稳步复苏和扩张阶段、1996—2014年的第三阶段为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深入阶段、2015—2017年的第四阶段为追求全面发展的改革...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中国种植业专业化发展的时空格局研究


1978—2017年中国各省区市的专业化系数FRi

总产值,农业,国家,系数


中国的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0.112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806万亿元,增长了48倍多,年均增长10.66%;从空间上来看,期间各省区市农业总产值的排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农业总产值相对较高的省份包括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和四川等,农业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的省区市包括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北京和天津等,其余省区市的农业总产值处于中间水平。同期中国的糖料、粮食、棉花、蔬菜、油料、水果等农作物历年的种植面积之和约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1%以上,以上述6种主要农产品为对象研究中国种植业专业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根据公式(3)测算得出,1978—2017年期间中国种植业的国家专业化系数Fmn保持较平缓的增长趋势(图3),从1978年的0.057增长到2017年的0.170,增长了196.94%,年均增长2.83%,相较于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10.66%的增速,中国种植业的国家专业化系数Fmn缓慢增长过程与农业总产值的快速扩大并不匹配。5 种植业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地方化,农产品,系数


由此可见,在上述6种农产品中,糖料的地方化系数FIj从总体水平最高,从1978年的0.531上升到2017年的0.745,上升了40.19%,年均增长仅为0.87%;1978—2017年期间,糖料的地方化系数FIj大于上述6种农产品地方化系数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和,表现为高度地方化。粮食的地方化系数FIj总体水平最低但增长速度最快,从1978年的0.034增长到2017年的0.079,增长128.68%,年均增长2.14%;1978—2017年期间粮食的地方化系数FIj始终低于均值与标准差之差,表现为低度地方化。棉花的地方化系数FIj总体水平较高且在波动中增长,从1978年的0.378增长到2017年的0.706,增长了86.57%,年均增长仅1.61%;棉花的地方化系数FIj经历了由短暂的中度地方化向长期的高度地方化转变的过程,仅1978年表现为中度地方化,1979—2017年表现为高度地方化。蔬菜的地方化系数FIj增长速度最慢,从1978年的0.210增长到2017年的0.243,仅增长了15.60%,年均增长0.37%;1978—2017年期间,蔬菜表现为低度地方化。油料的地方化系数FIj整体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从1978年的0.138增长到2017年的0.250,增长了80.64%,年均增长1.53%;1978—2017年期间,油料表现为低度地方化。水果的地方化系数FIj有一定的波动,从1978年的0.336增长到2017年的0.397,增长了17.86%,年均增长仅0.42%;1978年、1984—1993年、1995—2013年以及2015—2017年期间水果表现为高度地方化,其余年份表现为中度地方化。简言之,1978—2017年期间,上述6种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FIj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粮食、棉花、油料的地方化系数FIj上升速度相对较快,糖料、蔬菜和水果的地方化系数FIj上升速度相对较慢;糖料属于高度地方化农产品,棉花和水果仅少数年份表现为中度地方化,大部分年份表现为高度地方化,粮食、蔬菜和油料均属于低度地方化农产品(表3)。4.3 国家专业化系数Fmn的演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J]. 刘彦随,张紫雯,王介勇.  地理学报. 2018(02)
[2]政府推动下农业专业项目的空间扩散——以西峡县香菇产业为例[J]. 吴娜琳,乔家君,李小建.  地理研究. 2017(08)
[3]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变迁及其影响效应[J]. 王国刚,刘合光,钱静斐,陈秧分,朱宁.  地理研究. 2017(06)
[4]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J]. 戈大专,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7(06)
[5]中国粮食生产区域集中化的演化趋势[J]. 柴玲欢,朱会义.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6)
[6]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游良志.  地理学报. 2016(05)
[7]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J]. 史文娇,胡云锋,石晓丽,王宗,闫慧敏,任博,匡文慧,徐新良,陈延,武东波,徐自为.  地理学报. 2015(12)
[8]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特征及变化趋势[J]. 肖卫东.  经济地理. 2013(09)
[9]特色种植专业村空间扩散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柘城县辣椒种植为例[J]. 吴娜琳,李二玲,李小建.  地理研究. 2013(07)
[10]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否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基于西部5省20县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杨丹.  农业技术经济. 2012(08)



本文编号:360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0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