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宽窄行配置对带状套作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6 08:06
  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新型种植模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载体,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川单418为材料,分别在1.6m和2.0m带宽下各设置6个宽窄行配置水平和1个等行距配置水平(1.6m带宽:“20+140””、“30+130”、“40+120”、“50+110”、“60+100”、“70+90"和“80+80";2.0m带宽:“20+180””、“30+170"、“40+160”、“50+150”、“60+140”、“70+130"和“100+100"。),通过对玉米冠层田间小环境、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动态、光合特性等指标的考察,研究不同带宽下宽窄行配置对玉米生长小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的响应机制,探索玉米适宜行距的增产机理,明确宽窄行配置下玉米对窄行宽度的最低忍耐值,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宽窄行配置对玉米冠层小环境的影响两种带宽下宽行透光率均随窄行行距的增大逐渐降低,影响大小的顺序为下部>中部>上部;而窄行透光率均与窄行行距呈正相关关系,影响大小的顺序为中部>下部>上部。1.6m带宽下宽行空气温度随窄行行距...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套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研究
        1.2.2 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3 田间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4 田间配置对作物冠层小气候的影响
        1.2.5 田间配置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1.2.6 田间配置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透光率
        2.4.2 空气温度、湿度、CO_2浓度
        2.4.3 农艺性状
        2.4.4 干物质积累
        2.4.5 叶面积指数(LAI)
        2.4.6 SPAD值
        2.4.7 叶片光合速率(Pn)
        2.4.8 产量及其构成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宽窄行距配置对玉米群体内部小环境的影响
        3.1.1 透光率
        3.1.2 空气温度
        3.1.3 空气湿度
        3.1.4 空气CO_2浓度
    3.2 宽窄行配置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宽窄行配置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叶面积指数
        3.3.2 SPAD值
        3.3.3 净光合速率
        3.3.4 气孔导度
        3.3.5 胞间CO_2浓度
        3.3.6 蒸腾速率
    3.4 宽窄行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单株干物质积累量
        3.4.2 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
    3.5 宽窄行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5.1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6 冠层小环境与玉米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3.7 光合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8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4 讨论
    4.1 宽窄行配置对玉米生长小气候的影响规律
    4.2 玉米对不同宽窄行配置的响应
        4.2.1 光合特性
        4.2.2 产量
    4.3 合理宽窄行配置玉米的增产机制
        4.3.1 适宜行距配置下群体内光分布合理
        4.3.2 适宜行距配置下玉米光合能力提高
        4.3.3 适宜行距配置协调玉米叶片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进程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610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10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6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