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用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4-25 20:45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娄)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娄)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olog-ECO检测法,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20、40、60、80 t/hm~2)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C/N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当生物炭添加量≥4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N;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P的季节波动;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季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量生物炭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趋势。当生物炭添加...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C源代谢活性的影响[J]. 周凤,许晨阳,金永亮,付子腾,闫恒年,陈文怡,陈思默,耿增超.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1)
[2]生物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J]. 许文欢,邓芳芳,方水元,王国兵,阮宏华,曹国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3]生物炭对塿土土壤温室气体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王月玲,耿增超,王强,尚杰,曹胜磊,周凤,李鑫,刘福义,张萍. 环境科学. 2016(09)
[4]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褐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J]. 武爱莲,丁玉川,焦晓燕,王劲松,董二伟,郭珺,王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6)
[5]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J].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6]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张星,刘杏认,张晴雯,张庆忠,任建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10)
[7]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吴海卿,杜臻杰,李平,吕谋超.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2)
[8]生物炭对塿土水热特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尚杰,耿增超,赵军,耿荣,赵映翠.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9]生物炭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影响[J]. 张又弛,李会丹.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5)
[10]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姚玲丹,程广焕,王丽晓,陈环宇,楼莉萍. 环境化学. 2015(04)
本文编号:3648311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C源代谢活性的影响[J]. 周凤,许晨阳,金永亮,付子腾,闫恒年,陈文怡,陈思默,耿增超.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1)
[2]生物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J]. 许文欢,邓芳芳,方水元,王国兵,阮宏华,曹国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3]生物炭对塿土土壤温室气体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王月玲,耿增超,王强,尚杰,曹胜磊,周凤,李鑫,刘福义,张萍. 环境科学. 2016(09)
[4]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褐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J]. 武爱莲,丁玉川,焦晓燕,王劲松,董二伟,郭珺,王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6)
[5]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J].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6]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张星,刘杏认,张晴雯,张庆忠,任建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10)
[7]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吴海卿,杜臻杰,李平,吕谋超.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2)
[8]生物炭对塿土水热特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尚杰,耿增超,赵军,耿荣,赵映翠.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9]生物炭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影响[J]. 张又弛,李会丹.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5)
[10]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姚玲丹,程广焕,王丽晓,陈环宇,楼莉萍. 环境化学. 2015(04)
本文编号:3648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648311.html